金牛山文化 菊江历史网

金牛山文化简介

金牛山文化(汉语拼音:jīn niú shān wén huà),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

发现于辽宁营口田屯村附近的金牛山。

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有3个发掘地点,其中A点堆积分上、下两部分,金牛山文化是指下部堆积遗存。

地质时代属中更新世。

1974年开始发掘。

1984年9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实习队在发掘A点洞穴第六层时发现了一批人类化石和用火遗迹。

人类化石有较完整的头骨、脊椎骨、肋骨、髋骨等共50余件,属一刚成年的男性个体。

石器的打片、加工方法和类型都与北京人接近。

在地层中发现的厚约30厘米的灰烬层中有大量兔类、鼠类和鹿类肢骨烧骨。

与金牛山文化共存的动物化石有最后似剑齿虎、变种狼、中国貉、三门马、梅氏犀、肿骨大角鹿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6761.html

商周彝器通考 菊江历史网

甲骨文断代研究例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