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朔访古记简介
《河朔访古记》,中国元代记录和考订古代遗迹、碑刻的著作。
至正二十三年(1363)成书。
为入仕中国的色目人葛逻禄乃贤所撰。
共16卷。
是作者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各地考察古代城郭、宫苑、寺观、陵墓,搜求古代名碑,结合文献考订后写成。
明初曾收入《永乐大典》,后即不传。
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大典中辑出130余条,编成3卷;现存132条。
该书突破宋以后金石学家闭门考订铭刻文字的学风,注重实地调查,是中国考古学史上比较重要的著作。
《河朔访古记》,中国元代记录和考订古代遗迹、碑刻的著作。
至正二十三年(1363)成书。
为入仕中国的色目人葛逻禄乃贤所撰。
共16卷。
是作者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各地考察古代城郭、宫苑、寺观、陵墓,搜求古代名碑,结合文献考订后写成。
明初曾收入《永乐大典》,后即不传。
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大典中辑出130余条,编成3卷;现存132条。
该书突破宋以后金石学家闭门考订铭刻文字的学风,注重实地调查,是中国考古学史上比较重要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