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墨西哥历史 菊江历史网

墨西哥历史 菊江历史网

墨西哥历史简介

墨西哥历史(history of Mexico),墨西哥合众国位于北美洲西南部。

面积1,964,375平方公里,人口1.26 亿(2020年)。

印欧混血种人约占90%,印第安人占9%,白人占0.5%,还有少数黑人和亚洲移民。

居民多信奉天主教。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首都墨西哥城。

墨西哥国名来源于古代墨西卡印第安人,意为墨西卡人的国家。

印第安人文明时期

墨西哥是美洲古老文明的国家。

据考古发掘,约在21000年前,墨西哥高原谷地已有人居住。

他们从事狩猎,制作石器,还会用火。

公元前7000年,特瓦坎谷地有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居民。

公元前5000年左右,开始从事原始耕作。

公元前3500年学会种植玉米、豆类、南瓜和辣椒。

公元前1000年左右进入原始公社繁荣时期,居住在墨西哥湾沿海和恰帕斯地区的奥尔梅克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在拉本塔一带至今留下了巨石雕刻的头像、祭坛、石碑。

公元前4~公元10世纪,在尤卡坦半岛出现了玛雅文明的繁荣时期。

玛雅人建立城邦社会,发展灌溉农业,创造了象形文字。

在中央谷地,托尔特克人建设了著名的特奥蒂瓦坎城。

城内有宏伟的宫殿、神庙、高耸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最繁荣时期估计有20万居民。

11世纪中叶,阿兹特克人由北向南迁移,其中墨西卡部落在13世纪下半叶进入墨西哥高原谷地定居。

1325年,在特斯科科湖中的小岛上开始建设特诺奇蒂特兰城。

15世纪下半叶,阿兹特克国的疆土东起墨西哥湾,西达太平洋岸,南到今危地马拉,形成一个强大的帝国。

阿兹特克国由3个部落组成,土地制度仍保留着氏族公有制形式,但阶级分化已十分显著,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也有学者认为是早期奴隶制社会)。

殖民统治时期(1521~1821)

16世纪初, 西班牙人征服西印度群岛的圣多明各和古巴岛后,开始征服墨西哥。

1519年,H.科尔特斯组织远征队在墨西哥沿海登陆,11月侵入特诺奇蒂特兰城,肆意屠杀阿兹特克贵族和居民。

1520年6月西班牙征服者被逐出城。

1521年5月西班牙侵略者卷土重来,围攻特诺奇蒂特兰城,8月城陷,西班牙人在原城废墟上建墨西哥城。

1535年成立新西班牙总督区,墨西哥城为其统治中心。

此后所辖区域不断向东、向北扩张,统治范围日广。

殖民统治时期,西班牙王室将土地连同印第安人居民赐给征服者,实行委托监护制,强迫印第安人服劳役。

1720年,委托监护制废止,大庄园制盛行,监护主成了大庄园地主。

天主教会不仅控制殖民地人民的思想,而且是最大的地主,占有全部土地的1/2。

殖民统治后期,新西班牙的经济有一定发展。

18世纪末,新西班牙区蔗糖年产量达到25000吨,其中2/3出口。

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产值为2700万比索。

手工业也有较快发展。

墨西哥城和其他一些省城已有棉织、呢绒、皮革、金工等手工工场。

同时还出现了炼铁、酿酒、造船等新兴工业,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形成。

土生白人知识分子不再认为自己是西班牙人,而是美洲人。

西班牙来的“半岛人”,占据殖民地的各种高级官职,歧视和排斥土生白人,压迫混血种人、印第安人。

在300年的殖民统治时期,墨西哥人民多次起义反抗西班牙的统治。

19世纪初,殖民地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西班牙殖民军攻占特诺奇蒂特兰城

独立战争和独立后社会政治状况(1810~1910)

1810年9月16日,M.伊达尔戈·伊·科斯蒂利亚神甫在多洛雷斯教区发动起义,提出“赶走西班牙人”、“打倒坏政府”、“夺回土地归还印第安人”、“美洲万岁”等口号。

起义军迅速扩大到8万多人,参加的有印第安农民、矿工、手工业者、土生白人自由派地主和下级军官、教士。

伊达尔戈·伊·科斯蒂利亚率领起义军占领瓜纳华托、瓜达拉哈拉等城市,并宣布废除奴隶制、取消苛捐杂税、将土地归还给印第安人村社等法令。

1811年起义军战败,伊达尔戈·伊·科斯蒂利亚牺牲,独立战争在J.M.莫雷洛斯·伊·帕冯领导下继续进行。

起义军攻克瓦哈卡、阿卡普尔科等重要城市。

1813年9月,莫雷洛斯·伊·帕冯在奇尔潘辛戈召开国民议会,通过《独立宣言》。

次年颁布宪法,宣布墨西哥独立,建立共和制,分割大庄园土地归还农民,废除奴隶制和教会特权。

1815年,起义队伍被殖民军击败,莫雷洛斯·伊·帕冯被俘遇害,独立运动暂时受挫。

1820年,西班牙国内爆发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革命。

墨西哥土生白人大地主、高级僧侣不愿受西班牙的控制,也提出独立要求。

土生白人军官A.de伊图尔维德投机革命,提出以实现墨西哥独立、保护天主教会、联合各社会集团“三项保证”为基础的“伊瓜拉计划”,同起义军领袖V.格雷罗达成协议,联合反对殖民政权。

殖民总督被迫承认墨西哥独立。

1821年9月,伊图尔维德率军进入墨西哥城,宣布墨西哥独立。

1822年伊图尔维德称帝,遭到共和主义者和广大群众反对,次年被推翻。

1824年10月,墨西哥颁布宪法,确定为联邦共和国。

1825年以后,墨西哥统治集团分为保守派和自由派。

前者代表大地主和天主教上层利益,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建立君主制,维护教会利益;后者代表自由派地主和资产阶级利益,主张实行代议制民主,建立权力分散的联邦制,教会服从国家领导,发展教育,自由经商。

两派与军队勾结,斗争激烈,政变连年不断。

1833年,A.L.de桑塔·安纳将军攫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推行保守党主张。

大地主和教会势力加强,土地更加集中,经济停滞不前。

在他执政期间,得克萨斯的美国移民叛乱,宣布脱离墨西哥。

1845年美国吞并得克萨斯。

1846~1848年,美国制造边境事件,发动侵墨战争。

墨西哥战败,被迫签订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将加利福尼亚等北方领土共230万平方公里土地(约占墨西哥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割给美国。

1855年,自由党人领导起义,推翻桑塔·安纳独裁政权。

自由党人执政后,颁布“莱多法”,限制教会特权,把教会地产收回出售。

1857年,自由党人B.P.胡亚雷斯主持制定新宪法,进一步打击大地主和教会势力。

保守党人发动叛乱,占领墨西哥城。

胡亚雷斯在韦拉克鲁斯重建自由党政府并任临时总统,领导“革新战争”。

经过3年浴血奋战,取得胜利。

1861年6月胡亚雷斯就任总统。

12月,英、法、西三国借口讨还债务,对墨西哥进行武装干涉。

1862年2月,胡亚雷斯政府同干涉军谈判后,英国和西班牙撤走军队。

但法国拿破仑三世企图推翻自由党政府,建立一个由法国控制的傀儡政权,继续派出远征军同保守党残余势力勾结,攻占墨西哥大片国土,1863年7月,宣布奥地利马克西米利安大公为墨西哥皇帝。

1867年,墨西哥人民在胡亚雷斯领导下取得抗法战争胜利,恢复共和政权。

(见墨西哥反英法西战争)

1876年,P.迪亚斯发动叛乱夺取政权,就任总统,建立独裁统治长达30多年。

统治期间,取消一切民主,镇压工人和农民运动;鼓励外国投资设厂,修铁路,开矿山,开发资源。

1877~1910年,共修筑19000公里铁路,建立起邮政、电报、电话系统,建成韦拉克鲁斯、坦皮科、萨利纳克鲁斯等大型港口,扩大煤、铜、铁、石油等矿藏开采。

石油产量1901年为10345桶,1911年增至1300万桶。

农业方面,咖啡、糖、棉花等生产有较大增长。

但是,大部分工矿企业掌握在美英资本手中,所得高额利润流往国外。

大地主和教会势力恢复,土地集中惊人。

国内3000户大地主占有全国一半以上土地,而95%的农户没有土地。

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普遍不满,国内矛盾日益尖锐。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现代墨西哥发展(1910~ )

1910年总统大选,迪亚斯操纵选举,企图继续执政。

资产阶级自由派代表F.I.马德罗组织反对党,发表“圣路易斯波托西计划”,反对连选连任。

11月全国爆发武装起义。

E.萨帕塔和P.比利亚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

1911年5月,迪亚斯独裁统治被推翻,政权落到马德罗为首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手中。

1913年,V.韦尔塔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杀害马德罗,自任总统。

V.卡兰萨联合宪政主义者A.奥夫雷贡将军与农民起义军共同反对韦尔塔。

1914年韦尔塔垮台,卡兰萨就任总统。

1917年,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

这部宪法规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工人农民的权益,是一部激进的资产阶级宪法(见墨西哥宪法(1917))。

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和帝国主义势力,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0年起,墨西哥进入和平时期。

但历届政府并没有认真贯彻1917年宪法原则和社会改革纲领。

土改进行缓慢,工人生活贫困,外国资本控制着墨西哥大量财富,经济发展迟缓。

1934年L.卡德纳斯当选总统。

他组织资产阶级左翼激进政府,实行社会经济改革,大力推进土改,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比其执政前历届政府20年分配总额还多一倍以上。

1937年实行铁路国有化,1938年将外资石油公司全部收归国有,建立石油、铁路等国家资本主义工业部门。

这些改革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执政的墨西哥制度革命党历届政府支持民族资本,鼓励吸收外国资本,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1940~1970年,墨西哥经济每年递增6%以上,高于拉丁美洲国家的平均增长率。

建立冶金、石油、化工、机器制造、汽车、电力、建筑等大工业企业。

1982年石油日产量280万桶,一半用于出口,占出口总额的77.1%。

农业也有进步,扩大了耕地和灌溉面积,改进了耕作技术、肥料和选种,提高了小麦、棉花产量。

但国民收入分配极不均匀,社会贫富悬殊很大。

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不景气,墨西哥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发生外债支付危机。

1982年,外债累计额达830亿美元。

比索大幅度贬值,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工业生产下降。

同年M.德拉马德里·乌尔塔多就任总统,调整经济政策,财政情况有所好转。

对外政策方面,L.埃切维里亚·阿尔瓦雷斯总统执政以来,历届政府执行多元化政策,设法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主张协商解决拉美国家争端,反对外来干涉;扩大同西欧、日本、拉美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积极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联系。

1972年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墨西哥直到2000年实现了首次的政党轮替。

2006年7月2日,墨西哥总统和议会选举开始投票。

9月5日,墨西哥联邦选举法院正式宣布,墨西哥国家行动党总统候选人费利佩·卡尔德龙·伊诺霍萨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当选墨西哥新总统。

2012年7月1日,反对党革命制度党总统候选人恩里克·培尼亚·涅托参加总统选举。

他的竞选纲领以“变革”为核心内容——要向外国开放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垄断的石油业,增加税收并改革劳动力市场,加上他年轻俊朗的形象,使他的民意支持度一直领先于其他三位总统候选人。

最终以38.21%的得票率赢得总统选举,第二次和平实现政党轮替,革命制度党历经12年在野后再次执政。

2018年7月,左翼候选人安德烈斯·曼努埃尔·洛佩斯·奥夫拉多尔当选总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7033.html

古巴历史 菊江历史网

厄瓜多尔历史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