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历史简介
瑞士历史( history of Swiss),瑞士联邦地处中欧南部,是多山的内陆国家,西与法国为邻,北与联邦德国接壤,东与列支敦士登、奥地利交界,南与意大利毗邻。
面积41285平方公里。
人口8,327,126人(2015年普查),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官方语言为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
首都伯尔尼。
早期历史
公元前5~前4万年瑞士就有人类居住。
公元前800年~公元初,这里先后出现过哈尔施塔特文化和拉登文化。
公元前2世纪大部分瑞士领土被克尔特的海尔维第部族占领,公元前58年被罗马G.J.凯撒的军队征服,罗马帝国的统治达400年之久。
3~7世纪,日耳曼部族阿勒曼尼人侵入瑞士东部和北部,并在此定居,成为以后瑞士的德语区;勃艮第人侵占西部,成为以后瑞士的法语区。
莱茵河以北地区仍保持罗马遗风,成为雷托罗曼语区。
后来提契诺州加入瑞士联邦,成为今日瑞士的意大利语区。
774年,瑞士领土全部并入法兰克王国。
11世纪起,汝拉山脉以东的勃艮第地区、阿勒曼尼公国和阿尔卑斯山以南地区均归神圣罗马帝国统治。
以后瑞士领土被分裂为许多独立和半独立伯爵领地、封建领主领地和贵族共和国。
策林根、基堡、萨瓦和哈布斯堡四大家族先后在瑞士争权夺利,最终哈布斯堡家族成为瑞士最大的封建领主。
1291年,瑞士中部三个森林州施维茨、乌里、翁特瓦尔登在哈布斯堡家族衰落之际结为“永久同盟”,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奠定了瑞士作为独立国家的基础(见瑞士永久同盟)。
14~15世纪,同盟扩大了领土并加强了军事实力。
卢塞恩、苏黎世、楚格、格拉鲁斯、伯尔尼各州先后加入联盟,1370年签订了八州《牧师宪章》,结成联邦。
1481年弗赖堡和索洛图恩参加同盟,签订了《施坦斯协议》。
1499年瑞士联邦拒绝哈布斯堡家族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帝国改革计划,从而导致士瓦本战争,结果瑞士人获胜,签订了《巴塞尔和约》,争得了实际上的独立。
巴塞尔、沙夫豪森于1501年、阿彭策尔于1513年,先后分别参加同盟,联邦又增加到13个州,瑞士联邦尚无常设的中央机构,只定期召开全联邦议会。
永久中立国
瑞士在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中恪守中立,有利于国家安定和经济发展。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根据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瑞士被国际上确认为独立国家。
16~17世纪期间,瑞士经济衰退,农民多次爆发起义,新教各州与天主教各州也爆发内战。
新教在瑞士的胜利,促进了瑞士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18世纪起,瑞士各大城市先后爆发反对城市寡头政治的起义。
1798年春,法国军队进入瑞士,占领伯尔尼,瑞士13个州的联邦瓦解。
同年4月,有22个州参加的海尔维第共和国在法国支持下宣告成立,通过了法国模式的宪法。
从此,瑞士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但依附于法国。
1803年2月拿破仑·波拿巴废除了海尔维第共和国,恢复了瑞士联邦制。
拿破仑帝国崩溃后,瑞士联邦制订新的联盟条约,宣布严守中立,1815年11月20日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
此后,瓦莱州、日内瓦州、纳沙泰尔州等相继加入联邦。
定都伯尔尼,瑞士成为一个统一的联邦制国家。
1848年通过的新宪法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并保证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士均保持中立。
1920年2月《伦敦宣言》确认瑞士永久中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瑞士未遭入侵,平安渡过了战争时期。
战后,政局相对稳定。
从1959年起,一直由激进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社会党和中间民主联盟四党联合执政。
瑞士妇女自1959年起才拥有在州层级选举中投票的权利,而在联邦层级选举中投票的权利则是从1971年开始向妇女开放,内阿彭策尔州为妇女最晚获得选举权的州,自1990年妇女才有投票权。
妇女在获得联邦层级选举权后,女性在政治上重要性也有所提升,第一位女性瑞士联邦委员会委员伊丽莎白·科普(Elisabeth Kopp)任职于于1984至1989年[36];露特·德莱富斯于1999年成为第一位女性联邦主席。
瑞士于1963年加入欧洲委员会。
1979年汝拉州自伯尔尼州分出,成为新的一州。
瑞士于1999年4月18日对联邦宪法进行了全面的修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一系列丑闻迫使瑞士银行业进行改革。
1995年,瑞士的银行在犹太团体的压力下声明他们发现了存于1945年以前旧账户中数以百万元计的“沉睡的存款”(大部分属于纳粹大屠杀的受难者和幸存者)。
由于被指坐拥如此财富而从未尝试寻找其主人,瑞士最大的两家银行在1998年同意向纳粹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家属支付12.5亿美元的补偿金。
瑞士于2002年经全民公决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瑞士乃是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创始国,但并非欧洲经济区的成员国。
瑞士于1992年5月提出加入欧洲联盟的提案,但于同年12月加入欧洲经济区的提案由瑞士公民公投否决后无进一步行动。
瑞士同时是第一个以全民公决决定是否加入欧洲经济区的国家;而后瑞士又对欧盟相关议题进行了数次全民公决,但由于意见不一,加入欧盟的提案冻结,现时实行了部分欧盟的标准,例如欧盟和瑞士之间各国人口可自由互相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