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大一统志 菊江历史网

大元大一统志简介

大元大一统志(汉语拼音:Dɑyuɑndɑyitong Zhi;英语:Dayuandayitong Zhi),中国元代官修地理总志。

成书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札马剌丁、 虞应龙等开始编纂, 于三十一年完成初修稿755卷,至成宗大德七年(1303)全书始正式告成。

凡600册,1300 卷,定名为《大元大一统志 》。

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始由杭州刻版刊行。

内容

该书所志各路、州、县事,分为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胜、古迹、宦迹、人物、仙释等部门。

所用资料多取材于《舆地纪胜》、《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和宋、金、元旧志。

内容广泛,包罗详备,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舆地书,后逐渐散佚。

明清史籍中颇多引录该书之遗文,以《永乐大典》为最。

流传过程

1285年《大元大一统志》开始修书。

由扎马剌丁、虞应龙等主持编辑。

1294年完成初稿755卷。

而后续修。

由孛兰盻、岳铉等主持编辑。

1303年全书完成,共1300卷,600册。

定名为《大元大一统志》。

1346年在杭州开始刻版,而后许有壬为此书写序。

明代的《文渊阁书目》记录有《大元一统志》两部。

一部182册;另一部600册,但未记录卷数。

但历史学者依据后一部有600册,与全书刚完成时数目相同,认为明嘉靖年间《大元大一统志》全书尚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残存的《大元大一统志》,包括《辽海丛书》、《玄览堂丛书》所录,仅44卷,不及原来卷数的5%。

并且某些卷内不全甚至只存2-3页。

这些残卷由北京图书馆及私人收藏家所收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7493.html

西夏文大藏经 菊江历史网

归潜志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