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菊江历史网

汉书简介

汉书

《汉书》(汉语拼音:Han Shu;英语:Han Dynasty Historical records),中国纪传体西汉断代史,为“二十四史”之一。

共100篇,其中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后人析为120卷。

东汉班固撰。

其父班彪撰写《后传》65篇,作为《史记》续篇。

班固以此为基础着手撰写《汉书》。

班固死后,其妹班昭续补8表,马续补修《天文志》。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该书首创断代为史的编纂方法。

同时,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书”改曰“志”;又不用“世家”,载入《史记》“世家”的陈涉、外戚和汉代诸王一律编入“传”内;“列传”简称为“传”。

这些体例上的变化,对后来的一些纪传体史书影响很大。

同时它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史籍,就保存西汉历史资料来说,现存的史籍以《汉书》最称完备。

《汉书》第一次创立了《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

《古今人表》收录人物从传说时代的太昊到秦朝的吴广,区分为9等,加以评价。

《百官公卿表》篇幅不多,却比较清楚地反映了当时的职官制度和官僚的变迁。

《汉书》的志尤为人们所重视。

由《史记》八书演变来的一些志,内容与《史记》也多有不同。

在八书内容之外,《汉书》又创立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刑法志》系统地记载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兼述了古今兵制的沿革。

《五行志》专载五行灾异,剔除其中天人感应的迷信色彩,志中保留的有关自然灾害、地震、日月蚀的记载,是研究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户口数字以及各地物产、经济概况、民情风俗。

《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派别的源流,载录了存世的书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

《汉书》的志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又在篇目上有所创新,扩大了历史研究领域,因而受到后人的推誉。

但由于它喜用古字古训,比较难读,东汉末年,服虔、应劭已开始注音释义。

唐颜师古汇集了前人23家的注释,纠谬补阙,完成了《汉书》新注。

至清末又有王先谦作《汉书补注》,征引的专著和参订者多达67家。

颜、王的注本,是《汉书》旧注的代表作。

《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汉书》阅读:>>> 汉书·目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7643.html

六韬 菊江历史网

孙子兵法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