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思巴简介
八思巴(拼音:bā sī bā),(英语:Pagba),中国元代第一代帝师(即元代皇帝从吐蕃请来喇嘛充当的一种最高神职),学者。
本名为罗古罗思坚藏,尊称八思巴(意为圣者)。
吐蕃萨斯迦(今西藏萨迦)人。
1235年(一说1239年)生于款氏贵族之家。
1251年继为萨斯迦教派法主。
1253年,谒忽必烈于六盘山驻地,备受崇敬。
1258年,忽必烈集僧道辩论《老子化胡经》的真伪。
八思巴参与了辩论,使道士词穷。
中统元年(1260),封国师,赐玉印,统领天下释教。
至元元年(1264)领总制院(后改宣政院),统辖释教僧及吐蕃僧俗政务。
回乌思藏,置宣慰司等官衙后,返中都(燕京)。
1269年,完成了以藏文字为基础的蒙古新字(后人称为八思巴字)的创制。
次年升号帝师,大宝法王。
1274年,八思巴返回萨斯迦,统治吐蕃。
著作有《彰所知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