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伏生 菊江历史网

伏生 菊江历史网

伏生简介

伏生(生卒年不详),名胜。

经学博士,秦汉之际济南人。

系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

秦统一后,朝廷设博士70员以备顾问,伏生即为其一。

后始皇焚书坑儒,使古代文化典籍遭到严重破坏,伏生逃回故乡,冒死将《尚书》藏于壁中。

秦亡汉兴,儒家学派逐渐复兴,惠帝四年(前191年),除“挟书律”。

文帝又求能治《尚书》者,当时无人能传。

后闻济南伏生善治《尚书》,便派太常掌故晁错到伏生家学《尚书》。

伏生向晁错口授《尚书》时,因年迈齿落,言语不清,晁错听不懂,便由伏生女羲娥一旁代为解说。

如此,伏生讲授,其女转述,晁错笔录,终将《尚书》整理记录下来,这就是传世的今文《尚书》,即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写定的《书经》。

伏生口传28篇,合后得《泰誓》篇,今文《尚书》共29篇。

自此迄后世,《尚书》之为学,伏生实为传授的渊源。

以后伏生弟子又据他对《尚书》的解释,编成《尚书大传》一书,属“外传”之体。

后人评伏生传书之功曰:“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西汉思想文化界,是今文经学的天下,在文、景、武、昭、宣诸帝统治时期,立于学官的五经十四博士皆为今文经学派,其中《尚书》一经所立欧阳生、大夏侯(胜)、小夏侯(建)三博士,悉出于伏生门下。

由于伏生对传授《尚书》的特殊功绩,后世今文经学家将其与在汉武帝时期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相提并论,合称“董伏”。

济南伏氏,自伏生至献帝皇后伏寿,在秦汉时期,历四百余年,世传经学,号为“伏不斗”。

伏生与他的今文《尚书》对中国儒家经学文化影响至为深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7819.html

玄学 菊江历史网

新乐府运动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