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北行省简介
岭北行省,中国元朝十行中书省之一。
全称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治和宁(见和林),统辖漠北诸地。
皇庆元年(1312年)始称。
行省辖境,东至哈剌温山(即大兴安岭),接辽阳行省;西至也儿的石河,接钦察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南隔大漠与中书省和甘肃行省辖境接界;北至北海(即贝加尔湖)之地,凡服属元朝的各森林部落均归统辖。
岭北行省的经济以游牧畜牧业为主,农业也有很大发展。
但因地寒,农业的发展毕竟有限。
戍军、居民所需粮谷主要还是依赖中原汉地供应,一部分由政府拨给,一部分靠商人贩运。
元代岭北境内先后兴建了许多城市。
由于被迁来的各族大批能工巧匠的迁入,岭北行省的手工业发展也达到历史上的空前规模。
和林、称海等城是商业和手工业中心,也是文化生活的中心,建有各种寺院和儒、医学校。
元政府还为诸王所部配备了儒学教授,对促进蒙汉两族的文化交流起了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