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岐邑 菊江历史网

岐邑 菊江历史网

岐邑简介

岐邑,中国周代周公亶父(太王)至周文王前期的都邑。

周自公刘居于豳(今陕西旬邑西),传九世到公亶父。

因受戎、狄逼迫,公亶父率众越过漆水、沮水和梁山,到达岐山(今陕西岐山东北)以南的周原(今陕西岐山、扶风间),兴建居室、城郭,是为岐邑。

直到文王攻灭崇国,在该地建成新都丰(今陕西长安西北),才从岐邑迁离。

岐邑的位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汉右扶风美阳县(今陕西扶风法门),《说文解字》记载在美阳中水乡(今岐山横水河北)。

根据考古调查发掘,周原有南北长约5千米,东西宽约3千米的西周时期遗址。

遗址中发现有建筑基址,墓葬,青铜器、陶器、骨器作坊等遗迹,并曾多次出土有铭文的青铜器和西周甲骨文。

文献记载,文王迁丰后,将岐邑辖境分封给周、召二公作为采邑。

周原遗址发现的卜甲和瓦上的“周”字,当指周公所封周城,说明周公采邑即在当地。

至于召公采邑,位于今岐山西南4千米的刘家原。

该地曾发现太保玉戈等物,未经考古发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8137.html

省制 菊江历史网

宗周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