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鲁特蒙古简介
厄鲁特蒙古(汉语拼音:E lu te meng gu),中国古代对西部蒙古的称呼,中国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
元时称斡亦剌,又称卫拉特、卫喇特。
明代称瓦剌。
最初居住在八河地区(今叶尼塞河的8条支流地区)。
人数众多,有若干分支,各有自己的名称。
元时开始南下,定居于阿尔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广阔草原的西北部,并改狩猎经济为畜牧经济,兼营部分农业。
明初对鞑靼用兵,使瓦剌首领猛哥帖木儿乘时而起。
永乐七年(1409),其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受明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
十二年,明成祖北征瓦剌,直至土剌河(今蒙古国境内的图拉河)。
翌年,马哈木等贡马谢罪。
不久马哈木死,传子脱懽。
脱懽统一蒙古。
他死后,子也先嗣,瓦剌势力极盛。
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大举攻明,宦官王振挟英宗亲征,败于土木堡,英宗被俘,也先直犯京师,但被于谦所却,只好与明讲和,送还英宗。
也先死后,瓦剌部落分散,逐渐衰落。
明末清初,瓦剌各部最后归并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大部,及附牧于杜尔伯特的辉特部。
其牧地,西北不断向额尔齐斯河中游、鄂毕河以及哈萨克草原移动,西南向伊犁河流域推进,东南向青海迁徙。
准噶尔部初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中上游至霍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
杜尔伯特部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沿岸。
土尔扈特部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及其以北,西徙后,辉特部居之。
和硕特部游牧于额敏河两岸至乌鲁木齐地区。
诸部分牧而居,互不相属。
另设一松散的议事机构——丘尔干(蒙古语会盟之意),即定期的领主代表会议,作为协调各部关系,加强封建统治,以及抵御外侮的临时组织。
17世纪20年代后,准噶尔部取代和硕特部,成为实际上的盟主。
明 崇祯十三年(1640)厄鲁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封建主会盟于塔尔巴哈台,制定法典(即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确定喇嘛教为共同信仰的宗教。
厄鲁特蒙古原采用回鹘式蒙古文字,1648年后使用托忒文。
明崇祯元年(1628),土尔扈特首领和鄂尔勒克率其部,联合和硕特、杜尔伯特的一部分,徙牧额济勒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
十年前后,和硕特顾实汗等也率所部迁移到青海一带。
而当时准噶尔、杜尔伯特、辉特部,以及一部分和硕特、土尔扈特属众仍留居天山南北,逐渐形成以准噶尔部为核心、联合厄鲁特各部及其他一些蒙古突厥部落的强大政权。
故清代史籍往往把厄鲁特也统称为准噶尔。
准噶尔部地方政权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联系甚为密切。
17世纪70年代,噶尔丹称汗后,伊犁成为准噶尔政治中心和各部会宗地。
除统治天山南北外,其势力曾远及塔什干、费尔干纳、撒马尔罕等地。
18世纪前半叶,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均有所发展。
乾隆十年(1745),噶尔丹策零病故,准噶尔统治集团汗位之争激烈。
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清廷出兵平定达瓦齐和阿睦尔 撒纳割据势力,统一西北。
三十六年,土尔扈特渥巴锡率众从伏尔加河万里返归祖国。
清廷在厄鲁特蒙古族聚居区先后实行盟旗制度,编置佐领,以札萨克领之。
厄鲁特蒙古的后裔仍生活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