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域都护简介
西域都护(汉语拼音:Xiyu Duhu),中国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
西汉时,都护为加于其他官号上的职称,多以骑都尉领其职,秩比二千石;东汉时为单任官职。
西汉时,都护治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与渠犁田官相近,屯田都尉属都护。
都护开幕府。
都护职在统领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伊犁河流域)、康居(今锡尔河中游地带)等行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至新莽末年(公元23年左右),西域乱,都护李崇没于龟兹,遂罢都护。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域18国请复置都护,光武帝不许。
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始以陈睦为都护。
次年,焉耆、龟兹叛,共攻杀陈睦,遂罢都护。
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将兵长史班超平定西域,遂以班超为都护,驻龟兹境它乾城(今新疆库车附近,其址未详)。
十四年,班超还洛阳,继任者有任尚、段禧。
安帝永初元年(107 ),西域乱,征禧还,自此不复置都护。
至延光二年(123),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复平西域,遂以长史行都护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