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太学 菊江历史网

太学 菊江历史网

太学简介

太学(汉语拼音:tɑixue;英语:imperial college),中国古代的大学。

西周已有太学之名。

西周的太学,又称大学。

天子和诸侯均设之。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设五经博士,弟子员50人,“兴太学”,“以养天下之士”。

西汉太学在长安西北七里,“有市有狱”。

王莽作宰衡时,“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

东汉太学发展较快、规模较大。

魏晋南北朝时,政局纷乱,太学时兴时废。

及至唐初,太学规模完备,盛极一时。

唐、宋两代太学与国子学并存。

元、明、清时期则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太学的教师,主要是博士。

博士除了讲学授徒外,还要奉使议政,试贤举能。

各朝对博士的要求很高,汉代规定须熟习经史,“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一代鸿儒巨贤,方能充当博士。

这些博士,一般是通过征召、荐举、选试、以诸科进、他官迁调等途径选取。

北朝北齐、唐、宋等朝代的太学,还设有助教协助博士施教。

至于博士助教的数量,历代不一,多寡不等。

博士待遇优厚,东汉还为博士建筑宿舍,朝廷对博士常有酒肉束帛劳赐,一些朝代还为博士制作统一的衣冠。

太学的学生,历代称谓不一,或称“博士弟子”,或唤“太学生”、“诸生”等。

太学生入学的身份资格,历代不尽相同,唐比宋要求高些、严些。

唐代规定凡文武三品以上子孙及国公子孙可入国子学,文武五品以上子孙及郡县公子孙可入太学。

宋代规定凡七品以上官员之子孙可入国子学,八品以下官员之子孙及庶人之俊秀者可入太学。

至于录取太学生的具体条件和办法、手续,各朝亦有所不同。

汉代太学生选补法有两种:一是直接由太常挑选18岁以上的仪状端正者;二是由郡国县官选送“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

北宋徽宗崇宁时,由各州州学每3年选送一次。

南宋孝宗时,又实行混补和待补二法,择优录取。

唐代规定太学生初入学时要行“束脩之礼”。

唐宋时期太学生都可在学居住,由朝廷发给膏火。

汉代生徒还有统一的学服。

太学的主要教材是经史,授“孔子之术,六艺之文”。

以儒家五经作为基本教材。

为了避免因抄写经籍错漏而引起的纷争,东汉熹平四年(175),下诏诸儒校正五经文字,刻石于太学门外,成为当时官定的太学标准教材。

唐代太学生要修“大经”(《礼记》、《春秋左氏传》)、“中经”(《诗》、《周礼》、《仪礼》)和“小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兼习《论语》、《孝经》及时务策。

宋初教习五经,熙宁后令习《三经新义》,南宋又复以五经和四书为教材。

教授方法则多采取自修、讲授、讨论、解惑等,比较注重师法、家法。

太学修业年限无统一规定,各朝学制亦不尽相同。

但各都有一套考试、放假和管理的制度。

西汉每岁一试,“设科射策”,试而优则仕,不及格者令其退学。

东汉则以通经多寡来决定取舍任职。

唐代有“岁考”、“毕业考”,以成绩优劣分别给予升降。

宋代王安石改革太学制度,实行三舍试法,择优授官。

各朝太学均有不同的放假制度。

历代统治者都很注意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加强对太学的管理和统治。

有些朝代的天子还定期省视太学。

汉代还在中央政府设置“太常”作为兼管教育的长官,职司礼仪、选试博士、宗庙等事务。

唐、宋两朝设教育行政机关国子监,总辖太学诸学。

为了进一步掌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历代太学都制定和实施各种规章制度。

太学在设置专门博士,实行大班上课和“高足弟子递相传授”的教学组织形式,注重自修,通过考试选士,培养各种杰出人才,繁荣学术文化等方面,都创造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8645.html

乡兵 菊江历史网

察举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