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简介
八路军(拼音:bā lù jūn),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北抗战的人民军队。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的问题开始谈判,抗日战争爆发后达成了协议。
8月22日,国民政府宣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驻陕甘宁边区的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从9月11日起,按战斗序列又称第18集团军,朱德、彭德怀改称正、副总司令),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
下辖3个师:
115师:以红军第一方面军第1、第15军团和陕南红军第74师等部编成第115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
120师:以红军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第27、第28军等部编成第120师,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
129师:以红军第四方面军第 4、第31军和西北红军第29、第30军等部编成第129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
每师辖2个旅、1个直属团和5个直属营。
全军共4.6万人。
改编后,主力开赴华北前线作战。
为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安全,成立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12月改称八路军留守兵团),萧劲光任主任,统一指挥各师留守部队。
中共中央为加强对八路军的领导,成立了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后改称华北军分会),朱德任书记,彭德怀任副书记。
参见八路军简史: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八路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初期部队作战序列
总司令:朱德
副总司令: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副参谋长:左权
参谋处处长:彭雪枫
政训处主任:任弼时
政训处副主任:邓小平
驻太原办事处主任薄一波、西安办事处主任叶剑英、中国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 南京办事处主任周恩来、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武汉办事处主任王明、重庆办事处主任王若飞
正规编制有115师、120师、129师、陕甘宁留守兵团。
初期每个师下辖1.5万人,整个八路军约有4.6万人。
115师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由原红一方面军与陕南74师编成。
师长:林彪
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
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萧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
343旅
旅长:陈光
副旅长:周建屏
参谋长:陈士榘
685团
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
一营营长:刘震二营营长:曾国华三营营长:梁兴初
686团
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参谋长:彭雄
344旅
旅长:徐海东
政委:黄克诚
参谋长:陈漫远
687团
团长:张绍东副团长:田守尧
688团
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
独立团
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
120师
师长:贺龙
副师长:萧克
参谋长:周士第
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
358旅
旅长:卢冬生(未到职)
代旅长:张宗逊
副旅长:李井泉
参谋长:姚喆
715团
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
716团
团长:宋时轮副团长:贺炳炎政训处主任:刘道生
下辖原红2军团一部。
新358旅
旅长:彭绍辉
政委:罗贵波
359旅
旅长:陈伯钧
副旅长:王震
参谋长:唐子奇
717团
团长:刘转连副团长:晏福生参谋长:欧阳家祥
718团
团长:文年生副团长:帅荣教导团
团长:彭绍辉政委:刘型
129师
师长:刘伯承
副师长:徐向前
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
政训处主任:张浩(1938年换邓小平) 副主任:宋任穷
385旅
旅长:王宏坤
副旅长:王维舟
参谋长:唐天际
769团
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
770团
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
386旅
旅长:陈赓
副旅长:陈再道
参谋长:李聚奎
政训处主任:王新亭
771团
团长:徐深吉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政训处主任:吴富善
772团
团长:叶成焕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政训处主任:谢富治
教导团
团长:张贤约
陕甘宁留守兵团
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
参谋长:曹里怀
政治部主任:莫文骅
留守兵团辖:第1、2、3、4、5、6、770团和保安部队
八路军八路军的主要战斗
115师主要战斗:平型关战斗、广阳战斗、汾离公路三战三捷、陆房突围]、梁山战斗、温塘战斗、町店战斗
120师主要战斗:雁门关外战斗、晋西北收复七城、齐会战斗、陈庄战斗、上下细腰涧战斗、百团大战
129师主要战斗:阳明堡战斗、神头岭战斗、七亘村战斗、响堂铺战斗、长乐村战斗、百团大战、沁源围困战
晋察冀军区主要战斗:雁宿崖战斗、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冀中“五一”反扫荡战斗
山东纵队主要战斗:孙祖战斗
山东军区主要战斗:郯城战斗
冀鲁豫军区主要战斗:
八路军八路军、新四军将领
上将
朱德1937.9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
中将
郭沫若 1937.9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
周恩来 1937.9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
叶剑英 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参谋长
贺龙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师长
刘伯承 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师长
叶挺1938年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
宣侠父 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总参议
林彪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115师师长
萧克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副师长
少将
左权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副参谋长
聂荣臻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15师副师长
周昆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15师参谋长
陈光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15师343旅旅长
周建屏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15师343旅副旅长
徐海东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15师344旅旅长
黄克诚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15师344旅副旅长
周士第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参谋长
卢冬生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358旅旅长
张宗逊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358旅副旅长、旅长
彭绍辉 1938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358旅旅长
陈伯钧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359旅旅长, 129师385旅副旅长
王震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0师359旅副旅长
徐向前 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副师长
倪志亮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参谋长
王宏坤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385旅旅长
王维舟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385旅副旅长
陈赓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386旅旅长
陈锡联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386旅副旅长、385旅旅长
项英1938年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副军长
八路军八路军的发展过程
发展阶段
自1937年8月八路军挺进华北战场,至1940年底为发展阶段
在日军展开战略进攻,国民党军不断撤退,华北战局危急之际,八路军主力于1937年8月22日至9月30日,先后由陕西省三原、富平县经韩城地区东渡黄河,挺进华北前线抗战。
根据中共中央洛川会议的决定,八路军担负着创建抗日根据地、钳制与消耗日军、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发展壮大自己的基本任务,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
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省灵丘县城西南平型关附近,歼灭日军精锐部队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1000余人。
平型关战斗的胜利,打击了日军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和军队的斗志。
后八路军以一部兵力分散发动群众,着手创建抗日根据地,主力于日军的翼侧和后方积极作战,配合国民党军保卫忻口、太原,先后取得阳明堡、七亘村、广阳等战斗的胜利。
11月8日,太原失陷。
至此,在华北以国民党军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基本结束,以八路军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
八路军在积极作战的同时,加强部队建设,恢复了因受国民党干涉而取消的政治委员制度和师政治部名称,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色和光荣传统。
为独立坚持华北抗战,八路军总部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控制晋东北、晋西北、晋西南、晋东南,向着日军占领的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取四面包围的态势,以及分兵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准备反围攻等指示,以第 115师独立团等部创建以恒山山脉为依托的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师部率第343旅南下,创建以吕梁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以第120师继续创建以管涔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以第129师和第115师第 344旅创建以太行、太岳两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民主根据地。
至1938年4月,上述根据地基本建成,先后成立了晋察冀、晋冀豫和冀南军区,并粉碎了日军对各根据地的围攻。
这样,八路军既在山西站稳了脚跟,又为向整个华北发展创造了条件。
4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
随后,八路军第129师一部深入冀南,协同当地人民武装发展冀南和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第120师雁北支队与晋察冀军区一部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挺进冀东,协同当地中共组织,领导人民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创建冀东抗日根据地;以第115师和第129师各一部挺进冀鲁边和冀鲁豫边,协同当地人民武装创建抗日根据地;以冀中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同时成立冀中军区,创建冀中抗日根据地。
在开展平原游击战争的同时,以第120师一部挺进绥远(今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协同当地人民武装,开创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至10月,八路军在华北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创建了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冀鲁豫、山东等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发展到15.6万人。
10月,日军侵占广州、武汉后,停止了对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逐渐转移其主要兵力,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并以华北为重点,进行大规模“扫荡”。
八路军总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方针,令3个师的主力分别挺进冀南、冀中、山东,协同当地军民,粉碎日军“扫荡”,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
12月27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山东各地共产党领导的起义武装统一编成八路军山东纵队,与第 115师主力一部共同完成巩固和扩大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任务。
1939年1月,以八路军第4纵队为基础,组成冀热察挺进军,执行巩固平(北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的任务。
八路军各师主力深入华北平原,对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帮助当地抗日武装起了重要作用。
八路军也得到了大发展。
为了巩固大发展的成果,提高部队战斗力,八路军总部于1939年2月和6月两次发出整军训令,各部队进行了两期整顿。
1940年2月又发出整军训令,各部队又进行了两期整顿。
八路军在整军中先后整顿了100多个团(约40万人)。
经过整军,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加强了部队中党的领导和政治思想工作。
1939年8月,八路军第1纵队成立,统一指挥山东纵队和第115师入鲁部队。
1940年2月,八路军第2纵队成立,统一指挥太行山南部地区的部队。
3月,在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之后,由中国共产党倡议创建并实际领导的属第 2战区晋绥军建制的山西新军(含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的4个纵队、政治保卫队的3个旅、工人武装自卫队、暂编第1师等),陆续加入八路军的战斗序列。
4月,为加强冀鲁豫边的抗日斗争,第2纵队东进与冀鲁豫地区部队会合,并成立冀鲁豫军区。
6月,撤销晋冀豫军区,分别成立太行、太岳军区。
为协同新四军发展华中,八路军第2纵队一部南下豫皖苏边,于7月与新四军第6支队等部会合,先后编为八路军第4、第5纵队。
11月,成立晋西北军区(后改称晋绥军区),统一指挥第120师和在晋西北的山西新军。
困难阶段
1941~1942年,八路军处于极端困难的阶段
日军为巩固其华北占领区,使之成为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加紧对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所谓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总力战”,先后发动了5次“治安强化运动”,连续进行残酷的“扫荡”和“蚕食”,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这时,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进行反共军事摩擦,因而,八路军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
部队减少到30万人,抗日根据地的面积缩小1/6,人口减少1/3。
在艰难的岁月里,八路军加强了党的统一领导,实行精兵简政政策,撤销了纵队指挥机构。
在此期间,成立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将山东纵队领导机关改为山东军区;并将大部主力旅与军分区合并,实行主力军地方化;开展广泛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实行“敌进我进”,组织大批武装工作队深入日伪军占领区开展军事斗争与政治攻势,配合根据地军民反“扫荡”、反“蚕食”和反“治安强化运动”。
在两年的艰苦斗争中,粉碎日伪军1000人以上至7万人的“扫荡”共144次,并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战胜了极端的困难,坚持了华北敌后抗战。
在中国共产党从1942年开始的整风运动中,八路军联系部队的实际,开展了反对军事领域中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增强党性的整风运动,提高了马克思主义水平,改进了思想作风,增强了团结,纯洁了组织,提高了战斗力。
从1943年起,八路军普遍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这一运动,克服了财政经济困难,锻炼了部队,密切了军民关系,并为抗战胜利准备了物质条件。
恢复和再发展阶段
从1943年起,八路军进入恢复和再发展阶段
进入1943年后,华北日军仍以打击八路军为主,并且更加强调“以华制华”,大力扩充伪军。
国民党军大批投降日本,被改编为伪军。
八路军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敌斗争、精兵简政等十大政策和“敌进我进”的方针,粉碎了日伪军的“蚕食”、“扫荡”和“治安强化运动”由被动转为主动。
1944年,在日军发起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向国民党军大举进攻时,八路军实行局部反攻,向日伪军占领的城镇和交通线连续发动了春夏秋季攻势作战,并以主力一部向河南和湘粤边挺进,收复了部分失地。
部队在作战中发展到50余万人。
为适应更大发展和全面反攻的需要,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整训部队的指示,八路军于1944年冬季,利用战斗间隙,开展了以技术为主、战术为辅的大练兵运动,并总结了带兵、用兵和养兵的经验。
经过整训,部队战斗力大大提高。
1945年,八路军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战略任务,发起了春、夏季攻势作战,将日伪军压缩到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上。
八路军在1944~1945年夏的局部反攻作战中,共歼灭日伪军25万余人,收复城镇70座,为举行大反攻创造了条件。
1945年8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出关于对日伪军举行全国规模反攻的号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日伪军全面大反攻的命令。
为了加强对晋冀鲁豫地区的军事指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军区。
八路军对华北日伪军占领的城市和交通要道展开了大规模进攻作战,并以一部主力向东北进军。
在大反攻中,八路军共歼日伪军21万余人,收复城镇200余座。
八年抗日战争,八路军总共歼灭日伪军 125万余人,解放了大片国土,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部队发展到100余万人,成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