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政策简介
闭关政策(汉语拼音:Biguan Zhengce;英语:Closed-door policy),中国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所执行的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
内容
清建立全国政权之后,厉行闭关政策。
以乾隆二十二年(1757)为界 ,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
前期禁海的目的主要在于隔绝大陆人民与中国台湾郑氏抗清力量交通,防范人民集聚海上;后期则着重防禁“民夷交错”,针对外国商人,以条规立法形式,严加限制对外贸易。
乾隆二十二年,清廷针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而厉行闭关政策,只准在广州一口贸易。
在对外贸易中,清政府又实行商行制度,即设广州十三行以进行垄断。
清政府只允许少数殷实富商设立“公行”,负责与外商从事进出口贸易,并代表清政府与洋商交涉。
评价
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是封建经济的产物。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人们彼此隔绝,在政治上自然产生闭关自守。
此外,满族统治者对汉族人民防范甚严,他们惧怕外国人支持汉人反抗清廷的活动。
同时,清政府对出洋贸易的中国人也有种种严格限制。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阻碍作用 ,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
同时,也使中国人民与世界潮流隔绝,不明世界大势,而清统治者更是闭目塞听。
1840年,英国终于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