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文化 异姓诸侯王 菊江历史网

异姓诸侯王 菊江历史网

异姓诸侯王简介

异姓诸侯王(汉语拼音:Yixing Zhuhouwang),中国西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过程中和建立西汉王朝之初所分封的非刘姓的诸侯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周代以来的分封制,诸子和功臣仅赐以爵禄,不封给土地。

尽管如此,分封制的社会基础并未消除。

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纷纷乘反秦之机割地称王。

反秦武装中力量最强大的项羽,为了巩固自己的盟主地位,不仅承认了六国贵族并立为王的局面,还自封为西楚霸王,并继续分封自己的亲信为王。

于是,形成了所谓18路诸侯。

在楚汉战争过程中,刘邦为了分化瓦解项羽的势力,一方面拉拢项羽所分封的诸王,如张耳、英布、吴芮、臧荼等,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满足其重要将领割地分封的要求,陆续封了一些诸侯王。

这些诸侯王不是刘姓宗室,故称为异姓诸侯王。

如封韩信为齐王,封英布为淮南王。

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共有7人,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异姓诸侯王的封国跨州连郡 ,又握有重兵,对于中央权力的稳定与巩固是很大的障碍。

汉高祖五年(前202)七月,张耳、吴芮死。

不久,燕王臧荼谋反,刘邦亲自领兵讨平。

剩下的4人中,楚王韩信、梁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对西汉王朝的建立立有大功,力量最强,成为汉高祖刘邦的心腹之患。

高祖在吕后的协助下,采取了新的对策,一一翦除了异姓诸侯王势力。

7个异姓王中,韩信、彭越、英布先后被杀,另外三个异姓王或逃或废,最后只剩下势力最弱的长沙王,因死后无嗣而废除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5%8e%86%e5%8f%b2%e6%96%87%e5%8c%96/69353.html

知识主题 菊江历史网

中国政治史基本条目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