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古代战争 南日岛之战(国军反攻大陆最后一胜,开国上将惨败800人被俘,战败早有预兆?)_古代战争 菊江历史网

南日岛之战(国军反攻大陆最后一胜,开国上将惨败800人被俘,战败早有预兆?)_古代战争 菊江历史网

1958年南日岛战役爆发。

提起南日岛不得不提此前的金门战役。

由于判断失误。

导致登岛作战的9千官兵全军覆没。

虽然28军总结了教训。

但在之后的南日岛战役中再次失利。

并导致800官兵不幸被俘。

说起这两次战役的总指挥。

一个是开国上将叶飞。

一个是–高级将领胡琏。

那么胡琏是如何打败叶飞。

取得–在大陆的2次胜利?

今天我们来一起探寻。

南日岛战役背后的故事。

新中国建立初期。

各项事业正待起步。

当时国家在军事、国防上都很弱小。

尤其是海空军的发展十分缓慢。

根本无法与–的海空军相比。

因此在岛屿争夺战和海战中。

解放军并不占优势。

新中国建立不到一个月。

三野叶飞兵团就在金门遭遇了惨败。

三个团共9千名战士全部损失殆尽。

金门战役失败后。

在东南沿海的战事中。

解放军受制于海空军的有限力量。

基本处于守备状态。

尤其是在抗美援朝爆发后。

预先攻击中国台湾的三野精锐部队。

被派遣到朝鲜战场。

就连部队里的很多重型火炮和高射炮。

都被调往朝鲜前线阵地。

–乘虚而入。

花了大价钱从美军手里购置飞机、火炮。

以及一些两栖作战装备。

欲图攻击我沿海岛屿。

–袭扰我沿海岛屿的一贯做法是。

集中部分兵力优势。

对进攻目标发动突袭。

以大吃小。

以众吃寡。

然后在解放军增援部队到来之际。

迅速撤离。

虽然不是什么奇特的战术。

但由于我军在海上运输能力的限制。

空军力量不够强。

所以–能够屡次得逞。

这对我东南沿海地区。

造成很大的威胁。

南日岛的失败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在此战役中发挥关键作用的。

就是–将领胡琏。

1949年7月毛主席集中第3野战军8个军的兵力。

投入解放中国台湾的备战中。

随着福州、厦门、滨海等地区的解放。

金门成了一座无人问津的孤岛。

当时在此守卫的是李良荣和22兵团。

人数仅2万,编制不齐。

装备也不如解放军。

而隔海虎视的是三野第10兵团。

司令员是多谋善战的叶飞。

此前在泉州召开的兵团作战会议上。

叶飞就曾立下豪言。

此战必胜。

叶飞选择28军攻打金门。

是做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决定在第十兵团中,28军善守不善攻28军军长、政委、参谋长均不在其位。

军中只留有副军长肖锋一人。

做出这个决定完全是出于叶飞的轻敌。

当时叶飞对肖锋说。

大陆不会有什么打仗要打。

让他和28军去扫个尾。

之后28军呈报了攻打金门的计划。

而叶飞没有再看一遍就批准通过了。

10月24日深夜。

第10兵团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

以3个不同建制约9千人的团。

组成第一梯队。

乘坐300艘帆船向金门驶去。

很长一段时间刘亚洲都不明白。

肖锋怎么排了这么个古怪的阵容。

后来一位28军的老领导道出原委。

肖锋认为此战必胜。

胜利后必有缴获。

他想的是希望各个部队能在胜利中分摊点实惠。

所以,除了来自不同的师外。

即使船只紧缺。

第一波只够运载9千多人。

但船上却装了不该装的东西。

比如,有用来庆功时花销的大把人民币。

还有堆成小山一样的办公桌椅。

更让人大吃一惊的是。

竟然没有一个指挥员随同登陆。

再加上解放军基本都是旱鸭子。

很多战士都是头一遭见到大海。

有团长甚至说。

谁在海里放了盐,那么咸。

当时—-临时避难地在广州。

原准备让第12兵团赶赴广州参战。

但东南军政副长官罗卓英认为。

决定党国命运的是中国台湾。

因此抽调了12兵团的一部兵力赶赴金门。

胡琏以第18军应命。

先令11师转进厦门。

再以12兵团的名义上街游行。

迷惑解放军的同时。

增援大嶝岛作战。

作为黄埔四期的天子门生。

胡琏才智超勇、能征善战。

自有一套出其不意的攻势。

当时他在退往中国台湾的途中。

突然接到了蒋介石的命令。

让其速去金门。

和李良荣换防。

从蒋介石关键时刻信赖胡琏。

而不是李良荣。

可以看出。

此人突出的作战能力。

由于我军对–在金门的。

布防情况产生了误判。

当时我军获知的情报是。

李良荣和其麾下2个军团在防守金门。

李良荣虽然毕业于黄埔一期。

但指挥能力一般。

算不上什么厉害的名将。

所以直到战斗打响前。

通过才侦查知道。

守卫金门的敌军正在增兵。

而且在打大嶝岛的时候。

我军俘虏了一些–兵。

其中就有第18军11师的人。

而18军隶属胡琏的第12兵团。

这一危险的讯号表示。

胡琏兵团很可能已经到达金门岛了。

对此,胡琏在10月24日。

向蒋介石发出电报。

请求撤回中国台湾。

佯装12兵团还在海上。

这份电报被解放军截获后。

叶飞正在召开兵团会议最后一项。

落实当晚进攻金门的计划。

当他得知消息后。

认为这是最好的攻击时间。

于是金门战役在仓促中打响。

然而–兵早已在岛上布下天罗地网。

最先在垄口登陆的解放军244团。

当即被埋下的–炸的死伤无数。

据后来联合国统计。

继中东、柬埔寨后。

金门是世界上布雷最密集的地区。

随后251、253团不顾一切地强行突破。

向纵深猛插。

接连攻陷古宁头、北山、南山、浦头等村落。

并以观音亭为重要据点。

历时3天,累计56个小时。

解放军万名战士全军覆没。

无一人生还。

死伤3千。

被俘7千。

国军仅伤亡3千。

这在–战史上。

被称为古宁头大捷。

胡琏因此获得金门王的称号。

而此次战役的总指挥叶飞。

向毛主席自请处分。

1952年10月8日。

胡琏派特务化装成渔民。

在湄洲湾外的南日岛潜伏了2天。

通过多方情报打听。

探知到岛内我军兵力空虚。

只有解放军1个加强连的兵力在守岛。

胡琏认为这是偷袭的最好时机。

于是在11日的凌晨。

他集结驻守金门的–军75师2个团。

14师2团、以及南海集训总队。

共计9千人的兵力。

乘坐3艘登陆舰、10艘登陆艇。

兵分三路向南日岛进发。

突击大队在九龙山一线登陆后。

75师2个团已集结在金门岛岩下附近。

之后14师2个团。

又在2艘驱逐舰、4艘登陆艇的掩护下相继登陆。

当时守卫南日岛的是解放军83师249团1连。

还有一个–排、一个迫击炮排和一个侦察排。

解放军海防部队虽然事前。

了解到–军窜犯的企图。

但未能及时处置。

进攻的–军队是我军的几十倍之多。

这导致守岛的83师249团1连。

陷入了绝对优势的国军的包围中。

双方激战长达11小时。

虽然守岛官兵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但国军的武器装备远远强于我军。

最终以大部分战士的惨烈牺牲而告终。

守军1连、迫击排、–排、团侦察排。

全部被歼、被俘虏。

岛上的政权遭到摧毀。

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也受到了严重损失。

然而最大的悲剧是。

在战斗的当日夜晚。

28军和福建军区获知此事后。

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和部署计划。

就仓促调遣部队赶赴前线。

这其中包括水兵3团陆战营2个连。

步兵249团1营3连。

和83师侦察队2个班。

令军队分批逐次地登陆金门。

由于–军早已控制全岛。

解放军登岛部队兵力不足。

且三面受敌。

虽进行了顽强抵抗。

但仍是强–末。

不但没有起到支援的作用。

反而遭到了–军的各个击破。

造成了1300人的伤亡代价。

部队损失严重。

12日下午。

28军派247团副参谋长石洪贞率领2营。

前往南日岛侦察情况。

并接回陆战营。

计划在查明敌情后。

再组织一次攻岛计划。

然而军队在到达南日岛西北部坑口滩头时。

竟然将侦察性攻击改为强行登陆。

迅速投入纵深战斗。

结果又陷入了–军的优势包围中。

此次战斗,由于领导机关。

指挥不当和对敌情的误判。

导致损失了1个营、3个连又8个排。

共计1千3百余人。

而–仅损失百人。

之后在南日岛附近的解放军海军。

也遭到了敌军的埋伏。

双方展开激烈的海战。

解放军海军被击沉3艘帆船。

其中一艘因装载了军火。

当场发生大爆炸。

胡琏在控制南日岛之后。

逼迫南日岛的群众。

指认基层政权的干部。

导致有800多解放军官兵和基层干部被俘。

这些人被–押往了中国台湾。

14日上午28军发起了收复南日岛的战斗。

因国军已经撤离。

岛上只剩零星的部队。

很快就被歼灭。

随后解放军收复了被占3天的南日岛。

南日岛的失利。

是三野自金门失利后的第二次重大失利。

也是28军自解放战争以来又一次的损失。

这引起了中央对保护沿海岛屿的高度重视。

痛定思痛,中央做了认真的检讨。

认为原因在于。

没有做好积极应战准备。

过于轻敌麻痹。

在吸取了南日岛战役的教训后。

1952年底。

沿海各个城市都成立了对敌斗争委员会。

如遇紧急情况。

军队可随意征用车、船。

同时不断强化驻军练兵工作。

提高军事素质和战斗能力。

1960年国务院授予南日岛军民。

全国军民联防联建标兵的称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e6%88%98%e5%8f%b2%e9%a3%8e%e4%ba%91/71073.html

夷陵之战时间(改变三国历史进程的三大战役之“夷陵之战”)_古代战争 菊江历史网

渭河之战(三国演义中,许褚尚且不敌马超,事后为什么夏侯渊还敢去战马超)_古代战争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