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中国名人 秦牧简介_秦牧的儿子_秦牧的故事_秦牧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秦牧简介_秦牧的儿子_秦牧的故事_秦牧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人物生平

1919年8月19日生于中国香港。

1922年,随父母迁居新加坡生活了10年。后因家境破败,回到故乡澄海。在乡间读完小学后,升入汕头市立一中,两年后转到中国香港就读高中。在汕头和中国香港读书期间,开始大量阅读社会科学书籍和文学作品,接受进步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中国香港华侨中学念高中三年级,遂中止学业。1938年春,到广州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辗转于粤桂两省,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秦牧杂文》,这是他的第一本集子。

1941年,曾在桂林的中山中学教书,并从事写作,开始涉足文坛。历任《中华论坛》、《再生》、《中国工人》诸杂志编辑。离开中国香港赴内地参加抗日宣传工作,辗转在广州、桂林、重庆等地,担任演员、战地工作队员,教师、编辑等。同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45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民盟中央机关刊物《再生》的编委。 

1946年,赴中国香港从事写作。

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区纵队。

196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粉碎四人帮后,创作了大量作品。仅结集而成的散文集就有10多部。自选集《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还出版了《艺海拾贝》的姐妹篇《语休采英》。

1977年10月,秦牧被借调到北京国家出版局,参加新版《鲁迅全集》注释审订工作,是定稿负责人之一。这一时期秦牧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文联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和执行主席、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作品》杂志主编,兼任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并被选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顾问。

1985年,在他要带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美前夕,为澄中校歌作词。他为樟林古港写的碑记,赞颂祖辈们的勤劳勇敢,漂洋过海,艰苦创业的历史,现在这篇碑文,已刻在碑上。澄海中学的文化社团仍以他的名字命名—秦牧文学社。

1992年10月14日上午,因突发心脏病摔倒在地的,从此与世长辞,享年73岁。 

情感生活

1942年春天,紫风与秦牧相识于桂林。因为几乎天天要为躲避空袭而跑进岩洞,秦牧所在的学校恰在逃难的中转站上,所以二人经常见面,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忧虑使两颗心越走越近。结婚前有一次,桂林一家影院征集关于《浮生若梦》这部外国影片的影评作品,他俩双双投稿,经过几张报纸评选,结果紫风是第二名,秦牧倒是第三名。

50年共同生活的岁月里,他们从来都是互敬互爱。紫风对一件事情印象特别深刻:20个世纪40年代末他们在中国香港期间,秦牧靠稿费过日子,紫风则任教于一间中学。他每天早晨起来写作或阅读,紫风曾怨他起得太早妨碍了她的睡眠。他当时不答,但以后仍然早起。某天,紫风一看,发现他脚上竟穿上了下雨天的胶鞋,轻轻走动,以免打扰了自己。紫风倍受感动。虽然没有儿孙绕膝,但他俩对此都不在意。

在《秦牧全集》收录的诗歌中,赠给紫风的几首旧体诗全是秦牧先生在中老年时、历经“文革”艰险后写给爱妻的情诗。在紫风的眼中,秦牧决不是一个眉头紧锁的思想者,他的童心爱心从不因年龄增长而减退。 

写作特点

秦牧散文表达方式没有固定格式,潇洒自然,语言流畅讲究,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妙,思路开阔,感情自然流露。秦牧散文特点之一,是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秦牧有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特色是,他的散文题材广泛、知识丰富、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具有深厚的生活和知识根底,《土地》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作品。把个人的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充满了时代精神。秦牧主张独创一格,“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独特的创造”。他提倡扩大题材的范围到海阔天空和多方面发展文学的功能,包括教育、形像欣赏、审美、文娱方面,使作品高于幽默和情趣,“寓共产主义思想于闲情趣谈之中”。 

秦牧的散文是一种智力的文体,在体式上继承了”五四”闲话体散文的特点,但又对之进行改造,并吸收了抒情散文叙事如画,感情浓郁的妙处,创造出将抒情、叙事、议论融为一体的新文体。 

主要作品

小说作品

作品名
  
时间 类型 出版社 备注
洪秀全 1949 小说 上海联合发行所 生活.读书.新知
珍茜姑娘 1950 短篇 小 说集      
贱货 1948 中篇小说    南国书店
愤怒的海 1982 长篇小说    湖南人民
黄金海岸 1955 中篇小说    华南人民
盛宴前的疯子演说 1987 中、短篇小说选    广西人民

散文集

作品名
  
时间 备注
贝壳集 1958 作家
花城 1961 作家
长河浪花集 1978 人文
长街灯语 1979 百花
花蜜和蜂刺 1980 人文
秦牧选集(散文、小说等合集) 1981 四川人民
晴窗晨笔 1981 花城
花城 1982 增订本,花城
北京漫笔 1982 北京
秋林红果 1983 人文
秦牧华侨题材作品选(散文、小说集) 1984 福建人民
秦牧自选集(散文、小说等合集) 1984 花城
翡翠路 1984 上海文艺
塞上风情 1985 广东旅游
访龙的家乡 1985 湖南人民
地球龙迹 1986 中国香港绿洲出版公司
和年轻人聊天 1986 中青
大洋两岸集 1987 花城
华族与龙 1989 人文
潮汐和船 1994 作家

儿童文学集

作品名
  
时间 备注
回国 1956 少儿
在化装晚会上 1957 广东人民
蜜蜂和地球 1957 长江
巨手 1979 人文
秦牧作品选 1983 广东人民

综合作品

作品名
  
题材类型 时间 备注
秦牧作品选 故事、童话集 1989 少儿
秦牧杂文    1947 开明
世界文学欣赏初步 文论 1948 生活
世界文学欣赏 文论 1950 三联
北京的祝福 话剧 1951 中国香港南方书店
复员军人杜美宗 报告文学 1956 广东人民
祖国的港市    1958 解放军战士社
星下集 杂文集 1958 广东人民
艺海拾贝 文论 1962 上海文艺
秦牧序跋集    1982 花城
语林采英 文选 1983 花城
秦牧旅游小品选    1984 河南人民
秦牧知识小品选    1985 黄河
秦牧散文选    1987 人文

人物评价

半个世纪以来,秦牧孜孜不倦地在文学沃土上勤奋耕耘,他把个人的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发表和出版了大批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作品和文学论著。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感人,充满了时代精神。他的散文作品风格独树一帜,被誉为“散文一绝”。小说、童话、戏剧、诗歌、文艺理论等都有著作,故又被喻为“一棵繁花树”。 (羊城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秦牧的散文知识丰富、言近旨远、情文并茂,在当代文坛独具地位。秦牧善于对生活现象作深入的挖掘,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阐发深刻的哲理,他的散文具有很强的哲理意蕴,并具体表现为直接阐述、间接表达、正面激励三方面。 

秦牧是一个率真的人,喜欢用警语和幽默的比喻,使文章能够一针见血。在他揭露社会黑暗、攻击时弊的杂文创作中,更是发挥了这种风格 。(晶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评

后世纪念

遗物捐赠

2007年12月17日上午,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观一村、东里镇有关干部及汕头市文化部门离任老干部一班人专程前往广州拜会秦牧夫人紫风,并举行简单的秦牧遗物捐赠仪式。来自家乡的代表先向秦牧夫人紫风汇报了观一村秦牧故居的维修及筹办秦牧遗物展览的情况,紫风认真倾听后,对材料逐一过目,把其中一些活动和事件发生的年、月、日校正准确,还在个别材料上进行了修改,并对筹办展览提出了指导意见。随后又拿出了一份8页的秦牧遗物清单,逐件清点对照实物,移交给前来接受捐赠的代表。

紫风捐赠的秦牧遗物有100多件,大多是秦牧生前最主要的用品,如秦牧生命最后一刻留下的手稿、眼镜和圆珠笔,还有秦牧到五七干校用过的行军水壶等。从广州带回来的秦牧遗物包括秦牧生前接受各种文艺团体的聘书、作品获奖证书、已经出版的著作及有关秦牧作品的研究书刊,还有生前友好送给秦牧的字画,秦牧珍藏的工艺品、纪念品、相片、出席各种活动的光碟,用过的衣服等,紫风也捐赠了自己的部分著作。

秦牧妹妹林玉峦也提供了有关秦牧的几十张照片和其它一些物品。在林玉峦的家中,至今仍珍藏着秦牧在不同时间寄来的书信、汇款单等物品。 

故居

秦牧故居建于清末民初,修缮工作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持续7年之久。

2000年当地开始决定抢救秦牧故居并成立“秦牧故居修缮工作领导小组”以来,当地一方面加紧秦牧故居的修缮工作,一方面曾多次派人与居住在广州的秦牧夫人紫风洽谈秦牧遗物捐赠事宜,紫风对此非常高兴,表示会在适当时间将秦牧先生的部分遗物转交给当地陈列展览。直到2007年才告完成。其占地面积387.5平方米,建筑面积308平方米,为潮俗“四点金”建筑。根据汕头市文物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的规划,修缮完毕的秦牧故居将陈列多方征集的秦牧先生遗物和其他物品,并对外开放。2007年9月故居维修完成土建部分之后,布展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秦牧故居大门右侧镶嵌着一块醒目的黑色石板,标注着“秦牧故居”是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及“秦牧故居简介”。大门上面悬挂着由吴南生先生题写的“秦牧故居”牌匾。走进大门便是天井,厅堂之上是一座金色的秦牧雕塑坐像,两边装饰着两个装满了秦牧各种著作的大书柜,一边写着“散文泰斗”,一边写着“神洲传扬”,而四周的各个房间则分设了各种展柜,准备陈列各种展品。 

纪念馆

澄海当地计划新建秦牧纪念馆。秦牧的故乡———澄海樟林曾是“红头船”发源地,新建的秦牧纪念馆成为规划中的樟林古港旅游区的一个景点。而特别要提及的是从广州带来的秦牧遗物中的4件东西,那就是秦牧最后拟就的一篇文章题目手迹、摔破的眼镜、放大镜和圆珠笔。 

作品整理

1994年,在他去世两周年的前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出版了包括61本集子的《秦牧全集》10卷本,从集稿、编辑到出版。

1995年,广东成立了秦牧创作研究会,陆续编辑出版了《寻梦者的塑像》、《拾贝者的足音》等几本秦牧作品评论集。

2007年是秦牧同志诞生的88周年,8月19日是他的生日。期间,《秦牧全集》增订版12卷本在广东一次性出版。对于推动广东省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对秦牧劳累终生,历尽折磨而忠诚正直,著作等的纪念。 

秦牧资料

秦牧画像
  • 中文名秦牧
  • 别名林阿书、林派光、林觉夫、林顽石
  • 国籍中国
  • 民族
  • 出生地香港
  • 出生日期1919年8月19日
  • 逝世日期1992年10月14日
  • 职业文学家
  • 代表作品《土地》《长河浪花集》
  • 祖籍广东省澄海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11237.html

邱全荣简介_邱全荣的儿子_邱全荣的故事_邱全荣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潘宪甫简介_潘宪甫的儿子_潘宪甫的故事_潘宪甫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