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世界名人 白凤岩简介_白凤岩的儿子_白凤岩的故事_白凤岩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白凤岩简介_白凤岩的儿子_白凤岩的故事_白凤岩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白凤岩简介

白凤岩(1899~1975),曲艺弦师、曲艺音乐作曲家、三弦和北派琵琶演奏家。

北京人。

8岁随父白晓山学弹三弦,15岁拜韩永先为师,并向著名弦师韩永禄学艺。

由于他刻苦练功,不久便以出色的演奏技巧享誉曲坛。

他虚心好学,成名后仍多方求教问艺,曾师事单弦名家全月如、德寿山,梅花大鼓名家金万昌,著名弦师苏启元、霍连仲等前辈艺人,对多种北方曲艺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单弦、马头调、联珠快书、时调小曲等的演唱、伴奏艺术非常娴熟,并有所革新创造。

他演奏三弦、琵琶、四胡、扬琴等民族乐器多有独到之处,尤以弹奏三弦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1931年以后,为京韵大鼓名家刘宝全伴奏5年,时人誉为双绝。

后专心帮助胞弟白凤鸣改革京韵大鼓唱腔,编创了《击鼓骂曹》、《七星灯》、《罗成叫关》、《马失前蹄》、《建文帝出家》、《骂城》、《哭祖庙》等20多段新曲目,形成了京韵大鼓的一个新流派──少白派,对京韵大鼓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54年,他担任中央广播说唱团艺术指导时,对梅花大鼓唱腔的革新又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新梅花调”。

白凤岩的主要艺术成就:①创造了少白派京韵大鼓的“凡字腔”,即在行腔中运用“凡”字(即清角音或变徵音),促使曲调色彩和调性产生变化,增强苍凉悲壮感,为京韵大鼓的唱腔丰富了表现力。

②改革了梅花大鼓音乐唱腔旧的结构程式,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在梅花调唱腔中夹用牌子曲和时调小曲的形式,从曲调到唱法、伴奏均创有新意,改变了旧梅花调过于悠闲、迂缓的情调。

③创作了大三弦独奏曲《风雨铁马》、《八音盒》,改编了变调《柳青娘》、《万年欢》等,创作了北派琵琶独奏曲《花鼓琴声》、《剑阁闻铃》,还改编了《新八板》等。

在这些乐器演奏的指法以及技巧的革新、创造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白凤岩资料

白凤岩画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14745.html

侯宝林简介_侯宝林的儿子_侯宝林的故事_侯宝林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刘天韵简介_刘天韵的儿子_刘天韵的故事_刘天韵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