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世界名人 于伶简介_于伶的儿子_于伶的故事_于伶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于伶简介_于伶的儿子_于伶的故事_于伶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于伶简介

于伶

于伶(汉语拼音:Yu Ling;1907-02-23~1997-06-07),中国剧作家、戏剧活动家。

原名任锡圭,字禹成。

生于江苏宜兴,卒于上海。

1927年在苏州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就爱好和热心于戏剧活动。

1930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学院,开始写作剧本。

翌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平分盟。

1932年与宋之的等组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北平分盟,并组织苞莉芭剧社上演他的问世作独幕剧《瓦刀》。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初被调往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任负责人。

此后至抗日战争爆发,以尤兢笔名写作独幕剧21种、多幕剧5种,其中《回声》(1936)、《汉奸的子孙》(1936)、《浮尸》(1937)、《夜光杯》(1937)等较有影响。

它们以揭露黑暗现实、同情下层人民苦难为主旨,宣传抗日救国,具有强烈的战斗作用。

七七事变后,于伶参与创作演出了大型宣传剧《保卫卢沟桥》,并主持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组建13个救亡演剧队,分赴各地。

“孤岛”时期他留守上海,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中,团结欧阳予倩、阿英、李健吾等人先后组成青鸟剧社、上海剧艺社,坚持进步戏剧阵地。

此时他更笔名为于伶,剧作风格焕然一新。

主要作品有《女子公寓》(1938)、《花溅泪》(1938)、《大明英烈传》(1940)等,《夜上海》(1939)为代表作。

该剧描写绅士梅岭春举家逃亡上海所经历的艰辛,再现了“孤岛”民众与日本占领者英勇斗争的风貌。

作者以现实主义的白描手法,写出了生活在夜一般黑暗的“孤岛”上的种种典型人物,从浅俗的题材中提炼出诗的意境和气韵,演出获得成功。

抗战后期辗转于中国香港、桂林、重庆等地,参与抗战戏剧的组织工作。

1945年回到上海,任中共上海市文化工作委员会的负责人。

此间不断有新剧作问世。

其中《长夜行》(1942)描写“孤岛”时期不同的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赞颂了在种种艰辛和诱惑面前,坚持民族气节,与日寇和汉奸不屈斗争的革命者。

剧中诗与俗、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的融合体现了于伶剧作一贯的风格特色。

1949年上海解放后,于伶在文化、电影界担任领导工作,并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

他与孟波、郑君里合写的电影文学剧本《聂耳》(1959)获得影坛好评。

1962年创作大型话剧《七月流火》,以“孤岛”时期坚持抗日救亡运动的妇女领袖茅丽瑛为原型,歌颂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坚强领导和群众的爱国热情,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华素英的形象。

全剧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强烈,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于伶创作以迅速、多产著称,共写有剧作60多部。

他的作品时代气息浓郁,善于有重点地、细致地创造环境气氛,以渲染人物、强化主题,文笔犀利泼辣,人物塑造手法多样。

结集出版的作品有《于伶剧作选》(1978)、《于伶剧作集》(4卷,1982)。

于伶资料

于伶画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15577.html

王钟声简介_王钟声的儿子_王钟声的故事_王钟声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唐槐秋简介_唐槐秋的儿子_唐槐秋的故事_唐槐秋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