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简介
庞薰琹(1906-1985),中国画家,20世纪著名工艺美术家和油画家。
字虞弦,笔名鼓轩,江苏常熟人。
在油画、水彩画、美术史及工艺美术教育方面都有突出的建树。
1925年赴法国留学于巴黎叙利恩学院,受到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
1930年回国,1931年参与组织决澜社,这是中国最早主张引进西方现代艺术的学术性团体。
1939年始对中国民族工艺美术进行研究。
此后在油画创作中出现了融装饰性与绘画性于一体的风格。
1949年以后,先后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教授、中央工艺美院副院长。
庞薰琹一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并坚持绘画创作,数十年如一日。
主张艺术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又必须不断吸收、融化和创新。
擅长油画、水彩及白描,尤精图案和装饰艺术设计,均融入中国民族特色。
代表作品有《大地之子》、《路》、《贵州山民图卷》及《瓶花》等。
著有《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工艺美术设计》、《图案问题的研究》和《论工艺美术》等。
庞薰琹早期的作品,如在法国创作的《巴黎老人》、《巴黎人像》和《自画像》,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运用和画面的构成都可以反映出传统写实绘画的功底,通过这些作品也可以看出庞薰琹已经熟练的掌握了传统写实主义绘画的表现手法。
庞薰琹在巴黎的绘画作品思想上受当时美术潮流的影响很大,作为曾经艺术之都的巴黎,在汇聚了各种艺术流派、形式各异的现代艺术的影响下,他开始不断地吸收、借鉴别人的艺术形式,进行各种创作尝试,但这时还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可是此时的庞薰琹己经意识到绘画个性的重要性,从而确立了探索具有自己个性的艺术语言的艺术之路。
庞薰琹1930年回到祖国,回国初期创作了大量绘画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已经开始注意吸收中国民族艺术的绘画精神,力图创造出既具有时代感又具有民族性的绘画作品。
1939 年到1949 年,庞薰琹深入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考察,探索研究民族民间美术,随着他对民间美术研究的逐步深入,他的绘画风格也在变化。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贵州山民图》系列, 在作品中体现了庞薰琹探索西方绘画的形式和中国民间艺术的结合努力, 试图从民族艺术的原始性上寻找艺术的真实, 探索其绘画艺术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统一, 从传统民族艺术、民间美术的根源上, 庞薰琹找到了其绘画艺术创新突破口。
50年代末,庞薰琹进一步调整、充实、完善自己的艺术思想,装饰性是庞薰琹绘画作品的重要特点。
他的装饰性色彩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族装饰的表现手法,同时又受到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使作品的装饰性色彩具有一种古典美。
70 年代以后,他作品中的民族性、装饰性与表现性达到了高度统一。
形象特征抽象,主体突出,色彩鲜明,画面形式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五十年的艺术创作,始终坚持自我观念为指导,使庞薰琹融合中西绘画的创作之路取得了成功。
年表
- 1906年 生于江苏常熟。
- 1925年 赴法国留学于巴黎叙利恩绘画研究所。
- 1927年 入格朗特歇米欧尔研究所研习。
- 1930年 归国,在上海创办工艺美术社,承接本国工商美术设计,并在上海国货公司举办工商美术设计展览。
- 1931年 与倪贻德在上海创办油画团体决澜社,探索发展中国油画艺术。
- 1932年 在上海发表艺术专著《薰琹随笔》。
- 1936年 先后在北平艺专和国立杭州艺专执教图案课。
- 1939年 始对中国民族工艺美术进行研究。
- 1940年 任四川省立艺专教授兼实用美术系主任。
- 1947年 任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绘画系主任、中山大学教授。
- 1953年 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并负责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 1956年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正式成立,任教授、第一副院长。
- 1983年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建国以来第一次个人画展。
- 1985年 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