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剑父简介
高剑父(1879年10月12日-1951年6月22日),中国画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
广东番禺人。
毕业于广东水陆师学堂、岭南学堂和日本东京美术学院。
代表作有《东战场的烈焰》、《松风水月图》、《江关萧瑟》等。
高剑父自幼失去双亲,家境贫寒,后在族叔的影响下对绘画产生了极大兴趣。
他早年曾肄业广东水陆师学堂及岭南学堂,后从师居廉,深受居廉器重。
后因病辍学,又回居廉门下研习绘画,继而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与廖仲恺、何香凝夫妇结识,同住一处,以卖画为生。
后加入白马会、太平洋画会及水彩画会等日本绘画组织,研究东西方绘画。
1905年,高剑父在东京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奉命回国,组织广东支会,任会长。
参加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及光复广州战役,辛亥革命以后,携两弟(高奇峰、高剑僧)再渡赴日,研究绘画,。
民国初年,他在孙中山资助下,与弟弟高奇峰在上海创立审美书馆,出版《真相画报》,宣传革命思想,倡导美育,推行中国画的革新运动。
其画多次参加国际展览,引起欧美画坛的重视,先后获得意大利万国博览会金奖、巴拿马及比利时万国博览会最优奖。
早期作品有《弱肉强食》、《秋风》、《东战场的烈焰》等。
作品《鵁鶄图》藏上海博物馆;《红叶苍鹰图》藏广东省博物馆;《雨景图》藏故宫博物院;《鸢尾蜻蜓》藏中国美术馆。
著有《印度艺术》、《中国现代的绘画》、《艺术新路向》等。
出版有画集、画册多种。
孙中山去世后,他不满军阀官僚统治。
国民党政府及伪政府汪精卫曾多次邀请他进入政府,均遭到拒绝,他公开表示永不做官,专心致力于中国画的革新和创造,抗战以前,高剑父在广州设立“春睡画院”,收徒授艺,培养了大量美术人才。
后历任中山大学国画教授,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高剑父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