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巢简介
居巢(汉语拼音:jū cháo),(1811-1889年,亦说1865年),中国画家,岭南画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居廉堂兄。
原名易,字士杰,号梅生、梅巢、今夕庵主等,室名有“昔耶室”、“今夕庵”等。
广东番禺隔山乡(今广州市海珠区)人。
传世作品与《花果图》轴、《五福图》轴、《人物花鸟扇册》等。
自幼得到父亲指教,善作诗词,兼及金石书画。
曾与堂弟一起充任广西按察使张敬修幕客,后任同知。
后辞官回广东,与弟居廉住东莞张家可园,遍栽花草,对景写生,创作甚丰。
从宋光宝、孟觐乙学画,后追求宋人骨法和元人神韵,并深得恽寿平笔致。
善画花卉、虫鱼,兼工山水、人物。
其画重视师法自然,集宋、孟之长,以诗意入画,气格秀逸,设色明净,形神兼备,飘逸妙趣。
其与堂弟将现实性传统运用于对花卉昆虫写生,着意于半工带写,形成居派独特风格,开岭南画派之先河,名重一时。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广东于中国香港开书画博览会,居巢之画亦在其中。
作品澹逸清华,每写一花一草,均刻意经营。
认为绘画“不能形似哪能神”,与“以形写神”的理论基本一致。
能诗词,善书法。
著有《昔邪室诗》、《烟语词》、《今夕盦读画绝句》等。
居巢作画擅用“撞粉”、“撞水”,即是在色彩未干的时候,注入适量的彩和水。
待其干后,便有一种特别的效果,其妙无穷。
妙用此法恰到好处,表现力丰富、生动,为时人所推重。
居巢《五福图》轴,绢本,设色,纵80.5厘米,横44.5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此图为作者中年之作。
构图新颖,小石头旁放着一双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小竹笼,笼中有五只小蝙蝠。
以“石寿”、“五福”来“祝君”。
画面活泼,寓意深长,有广东民间特点。
居巢其弟居廉,亦擅画。
二人画风于光绪末年影响很大,尤其广东等地学者甚众,有“居派”之称。
光绪末年,广东学“居派”画法的人不少。
但往往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终日调脂弄粉,临摹不出“居派”花鸟画的风格来,故一度有“居毒”之说。
后真正能传居廉画法的有高剑父、高奇峰等人,并对“居派”画风加以发展、提高,成为著名的“岭南画派”。
居巢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