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崟简介
张崟(汉语拼音:Zhang Yin,1761-1829),中国清代画家,京江画派的开拓者。
字宝崖,一字宝岩,号夕庵、且翁、夕庵居士、夕庵老人、观白居士、城东蛰叟、铁瓮城东蛰叟,所居名曰 “饮渌草堂”。
丹徒(今江苏镇江)人。
雅好文艺,工诗文、书画,以画为生。
擅山水、花卉,尤喜画松。
同郡画家顾鹤庆善画柳,并称张松顾柳。
笔墨秀润清逸,色彩雅致,画风较细密。
从学者较多,有京江派(又作丹徒派)之称。
有《山海长春图》等传世。
张崟自幼受熏陶,得尽览精华,采诸家所长。
张崟30岁以前与邓石如、潘本山、黄石屏等交往,利用家藏古代书画学习临摹,与前辈艺术家讨教切磋;并游杭州、金陵等地名胜,与其兄铉俱以诗画著名。
乾隆五十六年(1791)其父亡故,家道中落,生活日趋艰难,由业余作画而变为卖画为生,遭到贵族、官宦的冷落,思想有所触动,在诗句中经常讥讽豪室富户。
晚年贫病交迫。
花卉、竹石、佛像皆佳,尤擅山水,远宗宋元,近师文徵明,既而改宗沈周,得苍秀浑噩之致,笔意古逸,颇见苍秀。
重写生,能脱四王窠臼而自成一家,王学浩、改琦盛称之。
曾与夫人鲍茝香出游吴越,作《烟波共泛图》以纪其事。
尤长画松,时顾鹤庆善以驿柳诗著称,并善画柳,有“张松、顾柳”之誉。
从学者较多,世称“丹徒派”,又名“京江画派”。
工篆、隶、行、草书,别有风致。
善诗文,乾隆五十五年(1790)与张弦、茅元辂、郭堃、鲍文达以文字相结合,称“松溪五友”。
担任《嘉庆丹徒县志》纂修人,著有 《逃禅阁诗集》八卷、《外集》四卷、《诗人逸事》、《饮渌草堂集》 等。
张崟《京口三山图》卷,纸本,设色,纵29.3cm,横193cm,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作于道光七年(1827年),作者时年67岁。
此图通过画卷横向展开的方式,以纪实的手法逐一展现了作者家乡“京口三山”的名胜景观。
“京口三山”指北固山、焦山、金山,它们之间呈鼎立对峙的犄角之势。
其中北固山背临长江,峭壁如削;焦山耸立于江心,犹如“中流砥柱”,山寺隐约,林木苍翠;金山似“江心一朵芙蓉”,塔寺台阁皆依山傍势凿岩而建,形胜天然。
此图基于宋画写实的手法,刻画入微,有清新之气;墨色多次重叠,犹如“积墨法”,山体、树木呈现苍浑丰郁之势。
此图作为一幅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实景写照作品,对于后人研究“京口三山”的地理、地貌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崟《秋山晚钟图》轴,纸本,设色,台北历史博物馆藏。
张山水有二类:一种沈郁浓厚,多从北宋大家习之;另一种则幽澹萧寥,雅韵清绝,近似文徵明。
此图画风较细密,色彩雅致,幽淡疏寥。
当属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