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世界名人 蔡邕简介_蔡邕的儿子_蔡邕的故事_蔡邕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蔡邕简介_蔡邕的儿子_蔡邕的故事_蔡邕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蔡邕简介

蔡邕(汉语拼音:Cai Yong;英语:Cai Yong;133-192年),中国东汉后期文学家,书法家。

字伯喈。

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

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

灵帝时召拜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

曾因弹劾宦官流放朔方。

献帝时董卓强迫他出仕为侍御史,官左中郎将。

董卓被诛后,为王允所捕,死于狱中。

蔡邕著诗、赋、碑、诔、铭等共104篇。

他的辞赋以《述行赋》最知名。

延熹二年(159),宦官徐璜、左悺等弄权,忠臣李云等被杀,朝政昏暗。

徐璜知蔡邕善弹琴,遂奏请天子强征蔡邕入京。

蔡邕行至偃师称疾而归。

《述行赋》就是借途中所遇古迹,托古讽今,借以抒发自己满腔郁愤的一篇抒情文字。

文中采用对比手法写出了贫富不同的两极生活,从居住到饮食,深刻地揭示了豪门的奢华和民间疾苦,使这篇赋远远超出了述行的范围,而具有深刻的现实性。

在历来用于歌功颂德的汉赋中,这样的思想内容是十分可贵的。

蔡邕书法精妙,尤以隶书见长。

熹平四年(175),曾上书奏请正定《六经》文字,并自写经文,刻碑立于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

另有《郭林宗碑》也颇负盛名。

碑文典雅,音律和谐,标志着汉末文风的转变。

明代张溥辑有《蔡中郎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蔡邕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

书法更是精妙,蔡邕篆隶均擅,隶书更佳。

他的书法,能够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形成个人“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的独到风格。

熹平六年(公元175年),他与堂溪典等正定《六经》文字,其中一部分由蔡邕书丹,刻立在太学门外,史称《熹平石经》。

当时石经初立,观看者的车马,填塞街道。

蔡邕书写的《熹平石经》,这是一组46块由隶书书刻而成的碑刻群体,内容为《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七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本儒家经典,可见书写工程的浩大。

书法字迹在众多的汉隶碑刻中,以笔致硬朗、结体严整、神情俊爽而别具一格。

另有《郭林宗碑》也颇负盛名。

碑文典雅,音律和谐,标志着汉末文风的转变。

又传说他在鸿都门见工匠用刷石灰的“垩帚’’写字,受到启发,开创了一种笔画当中丝丝露白、前无古人的飞白书。

蔡邕总结书法经验,撰写了《九势》、《笔势》、《笔论》等,这些书法理论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第一块基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历史上,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书法理论文章,当数崔瑗所写《草书势》,以及东汉灵帝时大书法家蔡邕撰著的《笔论》、《九势》和《篆书势》了。

其中尤其以蔡邕的《九势》为影响最大。

在《九势》中,蔡邕第一次结合“落笔结字”、“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等九个方面,提出了书法的某些用笔和结构原则,比如在用笔上,他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回至左亦耳”的“藏锋”原则。

再就字的结构而言,他又提出了“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的“承载”原则,以及字与字之间在形势上要彼此“递相映带”,更趋美观。

此外,蔡邕的贡献,还在于石破天惊地提出了他放松思想、恣性任情的书法创作观。

文中他说:“书者,散也。

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陛,然后书之。

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

由于蔡邕在书法上的高深造诣,因此前人曾有“东汉书学以中郎为最”、“魏晋以来,皆传中郎之法”的讲法,可见其技艺之高超,影响的深远。

轶事

蔡邕有很高的音乐水平,一些著名乐器都是出自他手,例如焦尾琴、柯亭笛等。

曾于《曹娥碑》背面题八字隐语“黄绢幼妇,外孙虀臼。

”为杨修所道破:“黄縜乃颜色之丝也。

‘色’傍加‘丝’,是‘绝’字。

幼妇者,少女也。

‘女’傍‘少’字,是‘妙’字。

外孙乃女之子也。

‘女’傍‘子’字,是‘好’字。

虀臼乃五辛之器也。

‘受’傍‘辛’字,是‘辞’字。

总而言之,是‘绝妙好辞’四字。

元代末年的著名南戏《琵琶记》中,主人翁名字为蔡伯喈,陈留人,明显指向蔡邕。

蔡邕资料

蔡邕画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16501.html

师宜官简介_师宜官的儿子_师宜官的故事_师宜官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索靖简介_索靖的儿子_索靖的故事_索靖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