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简介
→ 这里是关于战国中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条目。
关于孟子的著作《孟子》,见“孟子(著作)”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其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子展等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子世家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
孟子之弟子万章与其余弟子著有《孟子》一书。
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被尊称为亚圣(仅次于“至圣”孔子),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赵岐在《孟子注》书前的总序《孟子题辞》中赞扬“帝王公侯遵之,则可以致隆平,颂清庙;士大夫蹈之,则可以尊君父,立忠信;守志励操者仪之,则可以崇高节,抗浮云。
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
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这是“亚圣”一词最早的出现。
简介
孟子是战国中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幼年丧父,家庭困顿,受业于子思的门人。
学成之后,收徒讲学,游说诸侯,到过梁国(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孟子曾为客卿数年,因其学说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终未能得到实施的机会。
晚年退居故乡,专心从事教育活动,与他的高足万章、公孙丑等整理《诗经》、《尚书》,阐述和发挥孔子的思想,成《孟子》七篇。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
他主张天人合一,把“诚”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孟子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以天为基石。
凡是人力所不能做到的事情,孟子都归结为天的作用。
君子“创业垂统”为的是事业继续,但能否成功则在于天。
人的善性来自天赋,人只要反求自身、扩展本性就可以认识天。
孟子将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德,把人伦关系概括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了说明道德规范的内在根据,孟子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
他认为,人人内心自然固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善端”,称为“四端”。
它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本质所在,是人们善德的开端和潜在可能。
只要人们扩充善端,存养善性,坚持不懈,都可以成为尧舜圣人。
孟子把伦理与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政治的根本。
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和德治思想,从“仁义”道德出发推演出“仁政”的政治方案。
他把民心的向背看作是政治成败的关键,导出“得民心则得天下,失民心则失天下”的论断。
他主张从整理田界开始,采取鼓励生产的措施,给民众以“恒产”,使民安居乐业。
他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提出“尚志”的道德教育原则,以及养气寡欲、改过迁善、反求诸己、专心有恒和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诸说纷纭。
孟子捍卫儒家的思想原则,抨击辩驳别家他说。
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得到唐代韩愈及后来大多数儒家思想家的推崇。
孟子被推崇为儒家道统的传道人,称为“亚圣”。
《孟子》从北宋开始成为儒家的经典,与《论语》、《中庸》和《大学》一起成为士子的必读书。
孟子及其思想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据说孟子是鲁桓公的庶长子孟庆父的后代,孟庆父之子孟孙敖另立一族,为孟孙氏,或称仲孙氏、孟氏。
鲁穆公八年(公元前408年),齐国攻破了孟孙氏的食邑郕城,孟孙氏子孙遂分散开来。
孟子的祖先就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于是孟子自此成了邹国人。
相传其父名为激,字公宜;其母亲的姓氏也有仉氏与李氏之说。
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子思为师,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子思去世时离孟子出生还早几十年,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子思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
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辩论。
思想
孟子思想主要分为政治哲学,即仁爱,以及人生哲学,即性善(人性善)以及重义轻利。
性善论与性恶论
先秦儒家对于人性善恶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在中国人性论史上,第一个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
他认为,人性是向善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最基本的共同的天赋本性,这就是“性善”或“不忍人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怜悯之心、同情心。
他举例说,人突然看到小孩要掉到井里去(“乍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惊惧和同情的心理。
这种同情心,并不是为了讨好这小孩子的父母,也不是要在乡亲朋友中获得好名声,也不是厌恶见死不救的名声,而完全是从人天生的本性中发出来的,这就是“不忍人之心”。
“不忍人之心”也叫“恻隐之心”。
此外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这四种心(也叫“四端”或“四德”),就是孟子论述人性本善的根据。
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很微小,仅仅在于人有这些“心”。
如果没有这些“心”,就不能算作是人。
在他看来,如果为人而不善,那不是本性的问题,而是由于舍弃了本性,没有很好地保持住它,绝不能说他本来就没有这些“善”的本性。
因此,人如果有了不善的思想和行为,就应闭门思过,检查自己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努力把这些“心”找回来,以恢复人的本性。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求其放心”,后世称为“复性”。
如果反省自己,一切都合乎天赋的道德观念,那就是最大的快乐,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孟子的性善论对传统思想影响很大,宋代以后流传的《三字经》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善论也成为后来儒家的正统观念。
在先秦儒家中,有一派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而主张性恶论。
这一派的代表就是荀子。
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著名论点。
他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是:饿了就想吃饱,冷了就想穿暖,累了就想休息,这是人之本性的真实表露。
在他看来,“好利”、“疾恶”、“好声色”等,都是人的自然情欲,也是人的性恶的表现。
而善的道德意识是后天人为加工的结果。
这种后天人为的加工就叫“伪”。
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第一次运用“性”与“伪”的范畴来说明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反对把人的自然属性道德化,强调“性伪之分”,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基于生理机能而产生的物质生活的欲求,而社会道德规范是对这种欲求的限制和调节,二者是对立的。
同时,二者又是统一的,“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意思是说,没有自然本性,社会道德的人为加工就无从施加;没有人为加工,人性就不能由恶变善。
圣人的作用就在于把“性”和“伪”很好的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荀子较全面的论述了“性”与“伪”的对立统一关系,并着重强调对人性的改造,提出了“化性起伪”、“涂之人可以为禹”等观点,认为人都有改变本性,成为圣人的可能。
荀子性恶论的观点对法家影响甚大。
傅斯年认为荀子的说法与孔子相近,反而孔子与孟子对性的看法迥不相同,而这点差异“宋儒明知之,而非宋儒所敢明言也”。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这就是孟子的民本思想(部份人以为孟子是民主的先驱)。
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孟子认为取得政权要有爱民之心,还要有合法的手段。
而且政权还要有取决于民意,若上位者的德行和为政不为百姓所接受,那上位者就要丧失继续执政的资格了。
孟子并引用尚书太誓篇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告诫人君重视民心。
正因此原因,《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刘三吾等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容肇祖《明太祖的〈孟子节文〉》一文说:“今北平图书馆,藏有洪武二十七年刊《孟子节文》一部,可见所删八十五条内容如何。
”(《读书与出版》二卷四期,1947年4月上海生活书店刊)如《尽心篇》,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十字。
又《尽心篇》,删“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
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
”七句。
又《离娄篇》,删“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六句(杨伯峻《孟子译注》)。
孟子另外提出“浩然正气”之说,影响了南宋政治家文天祥。
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将自己的仁德推广,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爱护自己的家人,到爱护国民,就是仁政。
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行“王道”,要使人民富足,百姓安乐,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拥戴君主,国家自然富强安定。
关于孟子究竟是主张王道还是德道学术界意见不一。
从马王堆帛书和郭店简思孟学派代表作《五行》看,孟子主张的是善道和德道。
《五行》讲:仁义礼智四行全,善道也;仁义礼智圣五行全,德道也。
善道,人道也;德道,天道也。
《童子问易》总结由《易经》而来的德道说:所谓德道,就是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文明、和谐,革故、鼎新,民主、法治之德性与德行。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汉书·楚元王传赞》说:“自孔子殁,缀文之士众矣。
唯孟轲……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
”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甚至有一首讽刺孟子的打油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有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取代了颜回成为“亚圣”。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朱元璋曾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全祖望《鲒埼亭集》卷35)越南学者张汉超在文章中说:“为士大夫者,非尧舜之道不陈前,非孔孟之道不著述。
”
历代追封
历代追封追諡
齐宣王封孟子为稷下学宫第一任上大夫。
1083年(宋元丰六年),升邹国公。
1330年(元至顺元年),加赠为邹国亚圣公。
1452年(明景泰二年),孟子嫡派后裔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
1530年(明嘉靖九年),奉为亚圣,罢公爵。
1914年(民国三年),第73代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庆棠改封奉祀官。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改称亚圣奉祀官。
评价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评价孟子:把孟子说成孔子的继承人,并认为圣人之道在孟子以后失传,使孟子在道统中具有了与孔子同等的地位。
北宋苏洵著有《苏评孟子》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南宋陆象山认为:孟子以先立其大而尽心知天,所谓“大”字,本心”(本体之心)或理。
明王阳明:心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