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世界名人 陶行知简介_陶行知的儿子_陶行知的故事_陶行知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陶行知简介_陶行知的儿子_陶行知的故事_陶行知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陶行知简介

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濬,后改知行。

人民教育家。

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

自幼聪明好学,1906年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

但由于他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

他尤其关注中国的农村,立志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广大中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处境去奋斗。

因此,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

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

推行平民教育。

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

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

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

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

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

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

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

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

为光大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中国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中国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

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

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

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

终因“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资料

陶行知画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16997.html

徐特立简介_徐特立的儿子_徐特立的故事_徐特立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孔子简介_孔子的儿子_孔子的故事_孔子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