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简介
老舍(1899年02月03日—1966年0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中国小说家、剧作家。
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絜青、鸿来、絜予、舍、非我等笔名。
生于北京,卒于北京。
早期生活
老舍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
父亲阵亡于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巷战。
老舍自小生活在大杂院中,熟悉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也喜爱曲艺、戏剧等流传于市井巷里的传统艺术。
1918年,老舍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任北京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兼国民学校校长。
1920年,提升为郊外北区劝学员,还陆续兼任私立小学教师、国语补习会经理等职。
在一段时期里,他对“五四”青年学生及其活动有些误解,但“五四”时期兴起的新的时代潮流,包括文学革命在内,仍然震撼着他的心灵,推动他进一步挣脱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去寻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1922年9月,他到以开明新派著称的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在那里写下了第一篇新文学习作《小铃儿》。
在这以前,还坚决退掉母亲包办的婚约。
1923年回到北京,任北京教育会文书,同时在第一中学兼课,业余时间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文,一度还信仰过基督教。
前期创作
1924年老舍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
1926年他取材当年在教育界任职时的见闻而写成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接着又写下了长篇小说《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
三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连载,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富有北京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
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主义特点,艺术个性鲜明。
1926年,他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9年老舍回国途中在新加坡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半年,创作了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
1930年3月,老舍回到祖国。
同年7月,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
翌年夏,与胡絜青结婚。
1934年,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课余继续长篇小说创作。
《猫城记》(1932)以寓言的形式揭露旧中国的腐败,针砭保守愚昧的民族习性和恐惧洋人的奴才心理,同时流露出对于国事的悲观和对于革命的担忧。
《离婚》(1933)描写一群公务员的庸碌生活,对此作了嘲弄和揶揄,充分表现出他作为北平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作为幽默作家的特点。
《牛天赐传》(1934)和中篇小说《月牙儿》(1935)、《我这一辈子》(1937),都从街头巷尾摄下市井细民的生活场景。
前者是对于世俗生活和市民心理的嘲讽,充满笑料;后两者是对于人间不平的抨击,饱含着愤懑和哀悼,作品的笔调也随之变得沉重。
回国不久,老舍开始写作短篇小说,作品大多收入《赶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中。
最初几篇,留有“随便写笑话”(《我怎样写短篇小说》)的倾向,不久就增多了含义严肃、富有社会意义的篇章。
30年代中期,老舍写了大量多种体裁的作品,风格也日趋成熟。
他为林语堂主编的《论语》撰写幽默诗文,是重要撰稿人之一。
他也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发表杂文。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成果是1936年9月起在《宇宙风》上连载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小说叙述了一名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希望以个人的奋斗改变自己卑贱地位的故事。
祥子全力以赴,几经挣扎,得到的却是失败和打击。
随着幻想的破灭,他对于生活的信念和追求也都丧失殆尽。
作家以严峻的现实主义态度,写出了他从自重自信到自甘堕落,也就是他为生活所毁灭的过程——祥子个人的不幸命运,是个意义深广的社会悲剧。
小说突出地表现了作家对于城市贫民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是30年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现代中国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成为老舍的主要代表作,它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40年代译成英文以后,也赢得了外国读者的喜爱。
全面抗战时期的创作
1937年10月,重新回到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在济南行将沦陷的前夕只身奔赴武汉。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管协会的日常事务,成为这个团体实际上的负责人。
他成为了文艺界的组织者和社会活动家,成为了抗日和争取民主的战士。
战争一爆发,老舍利用各种旧形式写了不少宣传抗战的通俗作品,包括京剧、鼓词、相声、数来宝、坠子等,供艺人演出。
随后,他又开始创作话剧,连续写了《残雾》(1939)、《国家至上》(1940)等十几个以抗战救国为主题的剧本。
1944年初,老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全书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共百万字,描写北平沦陷后各阶层人民的苦难和抗争。
虽然书中抗日斗争的线索显得有些单薄和模糊,但以浓烈的油彩涂抹出在民族存亡关头这座古老城市的众生相,细致刻画了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中下层居民的内心冲突和由此萌发的觉醒,蕴涵着对他们的鞭挞和期待,在他关于北京市民的众生相描绘中增添了不少内容丰富多彩并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画幅。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创作
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老舍赴美讲学。
一年期满后,继续旅居美国,写完《四世同堂》,创作了另一部长篇《鼓书艺人》,还协助别人将这两部小说译成英文。
1949年10月13日,老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13天,启程回国。
1949年以后的创作
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气象,激起老舍新的创作热情。
1950年他创作了大鼓书《过新年》和话剧《方珍珠》。
话剧《龙须沟》(1951)取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人民政府首先大力改善贫民窟生活条件的真实事迹,写出了古老的北京和备尝艰辛的城市贫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这是献给新北京的一曲颂歌。
它的成功引起普遍的赞叹,老舍因此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从50年代初起,老舍陆续担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务,多次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先后访问过朝鲜、苏联、印度、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国。
他先后创作了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1954)、《正红旗下》(1961~1962,未完),话剧《青年突击队》(1955)、《西望长安》(1956)、《茶馆》(1957)、《女店员》(1958)、《全家福》(1959)等作品。
由于“左”的政治思潮对文学创作的限制,加上对新社会的生活实感不足,老舍1949年后的一些作品缺少他此前作品那样的艺术力量。
在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是话剧《茶馆》和小说《正红旗下》。
两部作品都充分发挥了老舍作为北京风俗世态画家的特长。
《茶馆》以北京一座茶馆作为舞台,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盘踞时期和国民党政府崩溃前夕三个不同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动向,上场人物60多个,全剧没有中心的故事线索,各幕之间没有前后呼应的情节联系,却结构严密,一气呵成,再现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并且通过旧中国的日趋衰微,穷途末路,揭示出必须寻找别的出路的真理,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作之一。
《正红旗下》带有自传性质,写出了大清帝国行将死亡时五光十色的社会风貌,写出了作为清朝统治特殊支柱的旗人社会在大动荡中的分化和没落。
涉笔成趣,再次显示出幽默风格,嬉怒笑骂,都能耐人咀嚼,说明他的幽默变得深沉和含蓄了。
老舍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即受到揪斗、迫害。
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凌辱而自杀身亡。
作品版本及研究情况
老舍是位多产的作家,一生写有1 000多篇(部)作品,字数达700万~800万。
老舍生前没有随时将作品结集出版。
散佚的篇章为数较多。
20世纪30~40年代,出现过不少未经作家本人同意的盗版书,内中错误颇多,间或夹杂别人的作品。
从70年代末起,搜集整理老舍作品的工作,引起普遍注意,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0年开始编辑出版的《老舍文集》,收录了作家1925~1966年的文学著述,是迄今为止老舍著作比较完整准确的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