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简介
章惇(汉语拼音:Zhang Chun,1035~1105),中国北宋改革家。
字子厚。
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举进士第。
神宗熙宁初王安石变法,章惇任编修三司条例官。
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为荆湖路察访,籍户搜田,贷给牛种,设立郡县,妥善地调整了宋廷与该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
熙宁七年至八年,任三司使,是新法派中的重要人物。
哲宗即位,章惇任知枢密院事,时高太后垂帘听政,以司马光为门下侍郎、宰相,全部罢废新法,章惇上疏,驳斥司马光对免役法的攻击,并同司马光在帘前争论。
后守旧派利用台谏官对章惇进行攻击,章惇被贬官。
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章惇以绍述为己任,恢复青苗、免役诸法,并起用新法派的蔡卞、曾布等人,使部分新法得以继续推行。
他力主对西夏作战,筑堡开边,取得胜利。
任相期间,不肯以官爵私所亲,为世所称。
哲宗死后,向太后主张立端王(即徽宗赵佶),章惇认为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赵佶即位后,章惇连遭贬逐,最后死于睦州(今浙江建德东)。
章惇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