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世界名人 刘晏简介_刘晏的儿子_刘晏的故事_刘晏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刘晏简介_刘晏的儿子_刘晏的故事_刘晏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刘晏简介

刘晏(约716~780年),中唐著名理财大臣、诗人。

字士安,曹州南华(治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人。

年七岁,举神童。

累官殿中侍御史,迁度支郎中,杭、陇、华三州刺史。

寻迁河南尹,入为京兆尹,再拜户部侍郎,举颜真卿以自代。

宝应二年,迁吏部尚书平章事,领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

坐事罢相,诸使如故。

晏以转运为己任,开三门渠津遗迹,岁运米数百万石,以济关中。

晏理家俭约,而重交敦旧。

视事敏速,乘机无滞。

在职十馀年,权势之重,邻于宰相。

后为杨炎诬构死。

诗二首。

《全唐诗》收录其诗作3首(重复收录一首)。

安史之乱时诏拜度支郎中,兼侍御史,领江淮租庸使。

至德末,任陇州(治今陕西陇县)、华州(治今陕西华县)刺史。

乾元末年(760),诏兼京兆尹,在任重视劝导百姓发展农桑,曾说:“王者爱人,不在赐予,当使之耕耘织。

”他调查得知京兆区域内有高荒地可垦,奏请肃宗允许,组织当地百姓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并明令“其本户有能复业,请蠲三年差科;如无复业者,请散给居人及客户”随例交纳官税。

这一措施,对招抚流亡百姓,恢复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刘晏七岁举“神童”,八岁时唐玄宗封泰山,因献《颂》,授太子正字,据《东明县志》记载,刘晏十岁那年,“一日玄宗御驾勤政楼,大张鼓乐百妓,罗列教坊,有王大娘者,能戴百尺竿,竿施木山状,瀛州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歌舞”。

这时刘晏被唐玄宗诏于楼中,“使贵妃施粉黛如巾栉”,打扮停当,玄宗目视刘晏发问,“正字,正得几字?”刘晏答道:“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未有正得。

”此话一语双关,不仅说出了“朋”字的字形结构特点,还寓意深刻地指出了朋党相互勾结的时弊,真不愧是有风趣的字谏。

接着贵妃又让刘晏针对勤政楼下百戏争新和王大娘头戴百尺竹竿的精湛表演作诗。

刘晏应声吟道:“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尤自嫌轻更着人。

”博得了唐玄宗、杨贵妃和嫔妃等人的一片赞颂。

为此,唐玄宗赏赐了刘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

刘晏少年时期十分勤学,少年时期才华横溢、名噪当时。

宋代王应麟在他的《三字经》里写道:“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

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把他树立为当时青年才俊学习的榜样。

刘晏在肃宗时代历任彭原太守,徙陇、华二州刺史,迁河南尹,晋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度支铸钱、盐铁等使,为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统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公元762年,刘晏任京兆尹、户部侍郎领度支转运使,分管财政,当时唐朝经济十分萧条,刘晏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发展生产,开源节流,使唐代财政逐步好转。

公元763年刘晏被提升为吏部尚书、门下平章事,兼任转运使。

刘晏在任期间,办成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改革漕运。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任命刘晏接办漕运,漕运是通过水路交通,将江淮的粮食运至长安,当时漕运废弛,造成关中粮食困难,饥荒四伏。

由于刘晏曾做过一个时期的地方官,对人民的疾苦比较了解和同情。

因此,给宰相写了一份报告,报告说:“见一水不通,愿荷锸先往;见一粒不运,愿负米而先趋,焦心苦形,期报明主,丹诚未克,漕引多虞,屏营中流掩泣献状。

”表示要竭心尽力完成这一使命,同时也充分表现了他忧国忧民和勇于承担重任的献身精神。

他上任后,首先组织人力疏浚河道,打造了二千艘坚固的漕船,训练军士运粮,每十船为一队,军官负责押运。

他不再征发沿河壮丁服役,而是用政府的盐利雇用船夫。

他沿用过去裴耀卿的办法,将全程分成四个运输段,使江船不入汴水,汴船不入黄河,河船不入渭水。

为此又在扬州、汴口、河阴、渭口等河道的交界处设仓贮粮,以备转运。

这样比过去用江南民工直运的方法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损耗,降低了运费,免除了南方人民一项旷目持久的而又十分艰辛的劳役。

江淮的粮食因此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长安,每年运量达四十万石至一十万石。

第二件事是在办理漕运的同时,着手改革盐政。

他首先整顿了盐监、盐场等盐务机构,又调整了食盐专卖制度,改变了肃宗时第五琦规定的官运官卖的盐法。

规定盐官统一收购亭户(专门生产盐的民户)所产的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由他们贩运到各地销售。

国家只通过掌握统购,批发两个环节来控制盐政。

政府收取的盐利,原来每年只有六十万缗,到大厉末年增至六百多万缗,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被用以支付漕运费用和政府各项开支。

第三件事是刘晏推行“常平法”进行了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了经济情报网。

他在诸道置设巡院官,选择勤廉干练的士人作知院官,管理诸巡院,诸巡院收集本道各州县雨雪多少、庄稼好坏的情况。

每旬、每月都申报转运使司,刘晏所在处又召募善走的人,将各地物价迅速申报。

由于刘晏从中及时准确地掌握了全国经济和市场动态,并根据这些情报,调剂有无,平抑物价,扶持生产,积极救灾。

他用“丰则贵取,饥则贱与”的办法,防止了谷贱伤农、水旱民散。

同时又多购谷物菽粟运往歉收地区,贱价出售,换取农民的土产杂物转卖丰处,这样既救了灾,又不损国用,还刺激了生产。

他在实践中总结了这样一条经验:“王者爱人,不在赐与,当使之耕耘纺织,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

”他认为“善治病者,不使之危惫,善救灾者,勿使至给。

”刘晏救灾为了做到“应民之急”,还在其所辖各州县储粮三百万石,以作备荒之用。

刘晏大胆改革了过去只管收取金钱,不管人民死活的税收政策,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这一方针,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晏任人唯贤。

其传记载说:“晏常以办众务,在于得人,故必择通敏精悍廉勤之士而用之。

”他认为:“士陷赃贿弃于时,名重于利,故士多清修;吏虽洁廉,终无荣显,利重于名,故吏多贪污。

”所以“他勾检书出纳钱谷,事至细必委之士类,吏惟书符牒,不得轻出一言。

其属官虽居千里外,奉教令如在目前,无敢欺绐者。

”他选用了几百名各种专才和实干家,分布各部门及各州县把关。

史称“积数百人,皆新进锐敏,尽当时之选,趣督倚办,故能成功。

”他以精明能干、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作为用人的标准,的确是难得可贵的。

由于刘晏培养选拔了一大批理财专家,所以,他指挥的庞大理财系统,如臂使指,运动自如。

直到他遇害之后,掌管财赋有声望者,大多是刘晏选拔出来的人。

刘晏雷厉风行。

史书说他“为人勤力,事无闲剧,必一日中决之”。

他办事还处处从长远考虑,他说:“成大计者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

他为了解决关中吃粮困难的问题,官办漕运,在杨州开行用几十年也不坏。

他死后五十年,继任者造船,不给羡余“船益脆易坏,”于是漕运陷入瘫痪。

刘晏廉洁奉公,提倡名节。

史书说:“安史之乱,天下户口十亡八九,所在宿重兵,其费不资,皆倚办于晏,晏有精力,多机智,变通有无,曲尽其妙”。

刘晏为挽国家之倾危,解人民于倒悬,身体力行,呕心沥血,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

他上朝时骑在马上,心里还在筹算帐目,退朝后在官署批阅文卷,常常是秉烛夜分。

他饮食简素,室无婢,死时只留下两车书籍和几斗米麦。

在官吏贪暴的封建社会,一个理财大臣,两袖清风,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由于刘晏的理财方针、措施、办法适应唐王朝经济残破的局面和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使唐王朝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也得以养息。

他初受命为转运使时,全国才二百万户,国家财政收入只有四百万缗。

到了779年,户口增加到三百万户,财政收入达一千三百万缗(其中盐利过半),而国家并没有增加农民的税收,刘晏真正做到了“敛不及民而用度足”。

他的贡献是很大的,无怪乎人们经常把刘晏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

但是,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功高犯忌,廉洁遭妒,正直的人常常被冤屈而死,刘晏没有逃脱这一封建痈造成的灾难。

公元779年,唐代宗死,唐德宗即位。

唐德宗是一位性情急躁、猜忌无情、轻举妄动,刚愎自用的人物。

他任用奸相元载的余党杨炎为宰相,杨炎发现唐代宗杀元载,刘晏曾参与密议,便于780年进谗言,将刘晏贬出京师,并使唐德宗下诏杀死了刘晏。

“刘晏无罪被杀,大家都为他呼冤。

”后唐德宗迫于情势,杀死了杨炎,刘晏得到了历史的公断,人民刻石以传。

《旧唐书》、《新唐书》、《东明县志》均有记载。

刘晏资料

刘晏画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18571.html

张九龄简介_张九龄的儿子_张九龄的故事_张九龄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陈希烈简介_陈希烈的儿子_陈希烈的故事_陈希烈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