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渠蒙逊简介
沮渠蒙逊(368~433),中国十六国时期北凉的创建者。
临松郡(今甘肃张掖南)的卢水胡人。
沮渠氏的祖先曾任匈奴的左沮渠,因而以官为氏,在张掖一带世为酋豪。
蒙逊涉猎书史,有谋略。
两位伯父沮渠罗仇兄弟在后凉统治者吕光部下被杀后,于397年率众推段业为凉州牧,脱离后凉独立。
段业任蒙逊为张掖太守。
401年,蒙逊杀段业,自立为凉州牧、张掖公,建国北凉。
412年,迁都于两年前从秃发傉檀手中夺取的姑臧,称河西王。
421年,攻下敦煌,灭西凉李氏。
约在次年占领高昌,版图扩及西域。
北凉政权达到极盛时期,与刘宋交聘,输入书籍,继前凉、西凉之后,在河西保存和发扬了汉族封建文化。
蒙逊死后,子沮渠茂虔(亦作沮渠牧犍)继位。
439年北魏攻占姑臧,茂虔投降,与士民3万户一起被徙到平城。
茂虔之弟无讳和安周率部向西转移。
442年无讳据有原为北凉高昌太守阚爽控制的高昌郡,在那里延续了北凉政权。
444年无讳死,安周继位。
460年被柔然攻灭。
沮渠蒙逊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