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简介
王敦(266~324),中国东晋初年权臣。
字处仲。
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城)人。
晋光禄大夫王览之孙,王导从兄,娶晋武帝司马炎女为妻。
早年任给事黄门侍郎,王衍荐为青州刺史,东海王司马越掌权时,任为扬州刺史。
司马睿移镇建业,召为军咨祭酒,后又继刘陶任扬州刺史、都督征讨诸军事。
与王导共同扶植司马氏的江东政权,消灭不从命的江州刺史华轶,镇压以杜弢为首的荆湘流民起义。
东晋的经济、军事重心在于荆、扬二州,王敦进位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掌握长江中上游的军队。
晋元帝司马睿对他既畏惧又嫌恶,重用刘隗、刁协等与之抗衡,并放免扬州地区的僮客组成军队,任命刘隗为镇北将军,戴渊为征西将军,名义上北讨石勒,实则防御王敦。
永昌元年(322)正月,王敦以诛隗翦恶为名在武昌(今湖北鄂州)起兵,攻入建康,杀戴渊、周玘、刁协,刘隗投奔石勒。
朝廷以敦为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还屯武昌。
明帝即位,在胁迫下手诏征敦入朝辅政。
敦自武昌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以王导为司徒,自领扬州牧,不久病重。
太宁二年(324)明帝下令讨伐。
王敦以兄含为元帅,使钱凤等率兵3万攻建康,明帝亲率六军抗拒。
敦病卒,含军崩溃。
《晋书》本传说王敦“眉目疏朗,性简脱”,学通《左传》,好清谈,口不言财利。
娶晋武帝女襄城公主,拜驸马都尉,任太子舍人。
王敦性残忍。
有一次他与王导同到王恺家赴宴。
一女伎吹笛因“小失声韵”,王恺即把她打死,举坐改容,王敦神色自若。
另有一次,王敦、王导又到王恺家,王恺令美人劝酒,客有不干杯的就把美人杀死。
美人向王敦劝酒,王敦故意不喝,美人悲惧失色,而王敦傲然不视。
王导叹息说:“处仲刚忍,不得善终。
”299年(晋惠帝元康九年),愍惠太子司马遹遭贾后诬陷被废为庶人。
第二年令幽禁于许昌宫,并规定官属不得辞送。
王敦冒犯禁令,到路侧流涕拜送,颇得人们称赞。
后任给事黄门侍郎。
301年(永宁元年),赵王司马伦篡位。
齐王司马冏等起兵讨伐。
王敦劝说其叔父、兖州刺史王彦响应司马冏,立了战功。
晋惠帝复位,王敦累官至侍中。
307年(怀帝永嘉元年),掌政的东海王司马越以王敦为青州刺史,不久又召回京师为中书监。
当时天下大乱,王敦将侍婢百余人分配给将士,金银宝物散之于众,单车还洛阳。
永嘉三年,出为扬州刺史。
当时据吴兴的建威将军钱王会欲谋杀王敦,反叛朝迁,王敦奔建业。
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琅琊王司马睿以他为安东军咨祭酒。
他和族弟王导共同扶助翼戴司马睿,使他树立威望,收系江南人心,培植起军事政治势力。
311年(永嘉五年)王敦出为扬州刺史,不久,进为左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
他会同历阳内史甘卓、扬烈将军周访,将不听司马睿教令的江州刺史华轶击灭;又指挥武昌太守陶侃、豫章太守周访等镇压荆湘一带的流民起义,杀其首领杜。
因功进为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封汉安侯。
自此,他掌握了长江中上游一带的军政大权,得选置刺史以下官吏,统辖州郡。
318年(建武二年),司马睿称帝,以王敦为大将军,领江州牧,后改荆州牧。
王敦既掌重兵,遂欲专制朝政,引起晋元帝司马睿的嫌恶和畏惧。
晋元帝便重用丹杨尹刘隗、尚书令刁协等与之抗衡。
321年(太兴四年),以戴渊为征西将军镇守合肥,刘隗为镇北将军镇守淮阴,名为讨伐石勒,实为防御王敦。
322年(永昌元年)正月,王敦以诛刘隗为名,起兵武昌。
三月,王敦攻入京师,杀周岂页、戴渊、刁协,刘隗投奔后赵。
朝廷以王敦为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还驻武昌。
他自领宁、益二州都督,并取消司徒、丞相府,以司徒府的官属作为自己的“留府”,以遥控朝廷。
同年闰十一月,司马睿忧愤而死,明帝司马绍继位。
王敦阴谋篡位,威胁明帝手诏征他入京辅政。
翌年四月,王敦率部东下,屯于姑孰(县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自领扬州牧,以其兄王含为征东大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
不久患病。
王敦无子,以王含之子王应为嗣。
翌年病重,以王应为武卫将军以自副。
六月,明帝决定讨伐王敦。
七月,王敦以王含为元帅,率军5万进犯建康,与明帝军队战于秦淮河。
王含大败。
王敦听说后,说:“我兄,老婢耳;门户衰,世事去矣!”接着死去。
王敦之党被平定后,朝廷对王敦剖棺戮尸,悬首示众,观者称庆。
有文集10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