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秉简介
杨秉(92~165年),字叔节。
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杨震的第三子。
小时随父亲学习《欧阳尚书》、《京氏易》,博览群书。
学成后,广收学徒,隐居教学。
四十多岁应司空的召辟,拜为侍御史。
后曾出任豫、荆、徐、兖四州刺史,迁任城相,杨秉每到一处为官,均按任职的天数领取俸禄,多余的从来不要。
汉桓帝即位,他以通晓《尚书》被召入宫为皇帝侍读,先后做过太中大夫、左中郎将、侍中、尚书等职。
此时大将军梁冀把持朝纲,年轻的桓帝只知游玩,一次悄悄出来跑到河南尹梁胤(梁冀之子)的官邸。
杨秉上书,认为皇帝不应“降乱尊卑,等威无序,侍卫守空宫,绂玺委女妾”【注:见《后汉书·杨秉传》】,汉桓帝置之不理,他便称病请求辞官,桓帝委以右扶风之职。
太尉黄琼上书奏准留他继续在京师任职,遂任光禄大夫。
由于梁冀专权,杨秉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便称病不理政事。
延熹二年(159)八月,梁冀事败自杀后,他做了太仆,转任太常。
次年,因替白马县令李云辩护,被免官回乡。
杨秉平素清贫节俭,免官后,家中贫困,以至“并日而食”【注:见《后汉书·杨秉传》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
任城人景虑送来一百多万钱,而他闭门拒不接受。
这年冬季,他重任河南尹。
当时,刺杀从事卫羽的刺客任方在洛阳,越狱逃跑,大宦官单超诬陷杨秉纵囚逃亡,竟被免官罚役。
后遇皇帝大赦,又回朝为官,担任太常。
延熹五年(162)十一月,杨秉担任太尉之职。
这时宦官势力方炽,朝野上下怨声载道。
杨秉与司空周景一起上书,以朝廷内外官吏多不能尽职尽责,致使百姓哀怨,盗贼四起;根据汉朝旧制,宦官子弟不得为官执政,而如今其宾客遍布朝野,请求桓帝准许,整肃朝纲,考核官绩,罢免不称职的官吏及宦官子弟,惩办奸慝。
奏章得到桓帝首肯,杨秉等便逐一弹劾中郎将燕瑗、青州刺史羊亮、辽东太守孙谊等牧守以下官员五十多人,或免官归乡,或依法惩处。
当时各州郡上京述职的官吏多留拜为郎,三署现有七百多人,人浮于事,而国家开支巨大,杨秉请求断绝征拜,以塞觊觎之端。
故自此至桓帝死,再无留拜为郎者。
延熹八年(165),益州刺史侯参犯法,在被押解京师途中畏罪自杀。
京兆尹袁逢从长安的客馆里查获侯参的车辆三百多辆,装载的金银珍宝不计其数。
杨秉于是弹奏侯参的哥哥中常侍侯览及具瑗道:“宦竖之官,本在给使省闼,司昏守夜,而今猥受过宠,执政操权。
其阿谀取容者,则因公褒举,以报私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肆其凶忿。
居法王公,富拟国家,饮食极肴馐;仆妾盈纨素,……案中常侍侯览弟参,贪残元恶,自取祸灭,览顾知衅重,必有自疑之意……览宜急屏斥,投畀豺虎。
若斯之人,非恩所宥,请免官送归本郡。
”【注:见《后汉书·杨秉传)》】桓帝无奈,对二人处以免官和削爵的处分。
杨秉一生洁身自好,从不饮酒,早年丧妻,不再续娶。
曾自言有三不惑,即不贪图酒、色、财。
延熹八年(165)五月二十二日卒,时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