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简介
鲍叔牙(拼音:bào shū yá),(?-前644年),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亦称“鲍叔”、“鲍子”。
以善于知人著称。
生卒年不详。
少时与管仲交友,知管仲贤能而多谦避逊让。
后鲍叔牙辅佐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
及公子纠与小白争君位而死,小白立,即齐桓公,鲍叔牙遂进荐管仲,使管仲任政于齐,自己位居其下,齐国由此大治。
后世以“管鲍之交”称誉友谊深笃。
相传为姒姓之后,鲍敬叔之子。
鲍敬叔仕齐,采邑于鲍(今历城鲍山一带),故为鲍氏。
鲍叔牙少年时与管仲友善,曾一同在南阳一带经商,相互十分了解。
齐襄公时,叔牙辅佐襄公弟公子小白。
后因襄公为政无道,叔牙知齐国将乱,即随公子小白逃奔莒国;管仲则随公子纠逃奔到鲁国。
襄公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
桓公任命叔牙为相,叔牙辞谢,保举管仲。
后来齐国经管仲的改革,日渐富强,称霸诸侯。
管仲曾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牙遂以能知人为世人所称道。
故后世言人之相知,誉称“管鲍”。
相传鲍叔牙死后葬于今历城鲍山下。
鲍叔牙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