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世界名人 明孝陵简介_明孝陵的儿子_明孝陵的故事_明孝陵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明孝陵简介_明孝陵的儿子_明孝陵的故事_明孝陵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明孝陵简介

明孝陵

明孝陵(汉语拼音:Ming Xiaoling),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南麓玩珠峰下。

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于此。

是中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也是南京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

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五月,孝陵殿建成。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逝,与马皇后合葬于此陵。

明孝陵的附属工程一直延续到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

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

陵占地长达22.5公里,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

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每头鹿颈间挂有“盗宰者抵死”的银牌。

为了保卫孝陵,内设神宫监,外设孝陵卫,有五千到一万多军士日夜守卫。

清康熙、乾隆帝南巡时,都曾亲往谒陵,还特设守陵监二员,四十陵户,拨给司香田若干。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孝陵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对峙的重要战场,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毁。

200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将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明孝陵概述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的陵寝,迄今已近700年历史。

据说是朱元璋自选的“寿宅之所”。

陵园当初北起钟山,南至孝陵卫,东起灵谷寺,西至城墙,陵垣周长达22.5=公里。

当时陵垣封山锢水,内则遍植松柏,放养驯鹿达数千头。

现存的仅为陵园最后部分。

其总体布局分为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道上立有石兽、石人;二是陵寝主体建筑,即是朱元璋葬地。

门内四方城有朱棣为其父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它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布局宏伟,规制严谨,但它的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存下马坊、碑亭、石兽、望柱、翁仲石人、“治隆唐宋”碑殿、四方城和宝城等古迹,纵深2.62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22.5公里现存遗迹,尚可窥见皇家陵园的气势规模和中国古代建筑雕刻艺术的高度成就。

过碑亭折向西北行约百米,是孝陵神道石刻。

长618米,沿途依次布置着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六种石兽共24只,这段神道石刻是明孝陵地面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艺术精品,据推算,当年仅制作其中一只大石象的石材就重达80吨。

石象路尽头,神道折向正北,是第二段神道石刻,现名“翁仲路”,长250米,沿途依次布置一对白石望柱,两对武将,两对文臣。

望柱高6.25米,柱与基座横断面俱作六棱形,顶端作圆柱形冠,柱身浮雕云气纹,柱头浮雕云龙纹。

两对武将,一对无须,一对有须,身穿介胄,手执金吾,腰佩宝剑。

两对文臣,也是一对有须,一对无须,头戴朝冠,手秉朝笏。

这些石人统称“翁仲”。

相传秦代有位大将,名叫阮翁仲,此人身高体壮,力大无比,曾驻守临洮,因防范匈奴有功,死后,秦始皇为他在咸阳宫的司马门外铸了铜像。

后来,人们便将铜像、石像之人统称为“翁仲”。

孝陵神道上的翁仲,是明朝帝王驾前文武百官的象征。

明孝陵神道最大的特色,在于人工建设与自然形势的完美结合,完全依山势地形作蜿蜒曲折的布置,在每一段落上,安放石象生来控制其空间,石兽或蹲或立,姿态交替,配以苍天远山,形成一派严肃静穆的气氛,这是孝陵神道在布置上的成功,在历代帝王陵墓建筑中是前所未有的。

神道石刻造型厚重简朴,以形体高大取胜,雕刻技法上注重写实,寓巧于拙,线条圆润流畅,细微处精雕细琢,融整体宏大与局部精细为一体,代表了明初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明孝陵的神道、祭享区和内宫区三殿式布置方式成为后来北京十三陵的样板,只不过是明十三陵的神道合而为一,由十三座皇帝陵共用,但每座陵分设另两区则与明孝陵大同小异,因此可以认为明孝陵开创了明清500年间皇家陵寝形制的先河。

明孝陵明孝陵“申遗”的依据

明孝陵虽在历史战乱中受到破坏,但主体建筑犹存,历史风貌依然,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神道石刻、陵寝建筑均是明代原始建筑遗存,符合“申遗”对文物“真实性”的基本要求;

明孝陵建筑规模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符合“申遗”对文物“独特与普遍价值”的要求;

明孝陵位于钟山风景区内,周边环境保护得好,以其独特的神奇色彩和优美风景,吸引着中外游人。

而对于世界遗产而言,能够有机融入当代人生活,是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

明孝陵建筑布局

明孝陵占地宽广,北倚钟山主峰,南抵孝陵卫,东起灵谷寺,西至城墙,从起点下马坊至玄宫所在的宝城,纵深约3000米,陵园周围的红墙周长达45里,面积包括了整个钟山。

从空间分布看,陵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自下马坊迄棂星门,是作为导引的神道设施。

第二部分自金水桥而后是陵墓的主体陵寝建筑。

陵区除了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外,还以明孝陵为风水主轴线,其东分布着懿文太子朱标的明东陵,其西则分布着嫔妃墓园,其北的钟山之阴则分布着徐达、常遇春等十几位明朝开国功臣的陵墓,形成了“山外群峰列侍臣”的格局,拱卫着明孝陵。

明孝陵选址在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洪武十四年(1381年)动工,于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体工程,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

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神道,二是陵宫,即享殿、宝城等陵寝主体建筑。

陵园纵深2.62公里,当年围绕的红墙周长四十五里,辟大金门、王门、西红门、后红门、东西黑门。

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1853年清军与太平军之战,现仅存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石像生、碑亭、文武方门、享殿门台基、享殿台基、内红门、方城明楼及宝城墙体等砖石建筑。

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影响了明清两代的皇陵建筑。

神道 谒陵路线起自南京皇城之东的朝阳门(中山门),至卫岗有下马坊,下马坊内即为明孝陵的神道。

不呈直线,而是环绕建有三国时代孙权陵墓的梅花山形成一个弯曲的形状。

由下马坊至文武方门的神道长达2400米。

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

下马坊 即孝陵神道入口,坐西朝东,为一座二间柱头冲天式石牌坊,额枋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谒陵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

坊前有嘉靖十年所立石碑,上有明世宗手书“神烈山”三字,旁有明思宗崇祯十四年所立卧碑,上书孝陵禁约。

大金门 在下马坊西北数百步,规制同北京明十三陵大红门,为朝祭所经之门,黄瓦重檐歇山顶(屋顶现已无存),门三道。

面阔26.66米,残高4.91米。

大金门之西为王门,再西为西红门,为官员谒陵及守陵、修缮人员出入之门。

神功圣德碑亭 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筑平面为正方形,故俗称“四方城”,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6.7米,赑屃高2.08米。

楼顶已毁。

石像生 位于神功圣德碑亭之北,过五孔御河桥,列石像生十二对,自前向后依次为坐狮、立狮、坐獬豸、立獬豸、卧驼、立驼、卧象、立象、坐麒麟、立麒麟、卧马、立马。

石兽之后又有望柱一对、武臣二对、文臣二对。

再向北为棂星门,为三间两垣式牌楼门,现仅存柱础。

陵宫 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

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

陵宫门 又称文武方门,黄瓦单檐庑殿顶,中门三道,为拱券顶门;左右掖门各一,为平顶过梁门。

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现修复。

享殿门 相当于明十三陵各陵的祾恩门。

一层须弥座式台基,东西宽40米,南北深14.6米。

清代改为三开间碑殿,并竖立了五座高大的石碑,至今游客们还能见到其中的三尊。

正中有一块大石碑,下有驮碑龟趺。

其驮碑龟趺与众不同,脖子出奇地短。

清朝康熙皇帝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行跪九叩大礼。

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四个金字,是康熙第三次南巡时(1699年)亲笔题书,并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南织造”郎中曹寅立碑。

碑高3.85米,宽1.42米,厚度0.38米。

“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治隆唐宋”御碑在太平天国战争时被毁,后由曾国藩扶起粘合,至今碑身上还看得到一道补过的裂痕。

原本人们可以从石碑左右二边绕过,而在1980年代以后,整个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顶;所以现在要先从御碑殿出来,才可以看到龟趺的后面。

“治隆唐宋”碑东西有卧碑两块,东边一块刻载康熙第一次谒陵纪事,西边一块刻记康熙帝第三次谒陵情形。

享殿 十一间五进,门匾曰“孝陵殿”。

有白石殿陛三重,现存大柱础56个。

殿内外墁红黄垩土,殿柱为楠木大柱,并曾有涂金雕龙,中为明太祖及孝慈高皇后神主,殿后为六部。

明太宗时所获石龟亦藏于享殿内。

由于明朝屡兴大工,大木料逐渐稀缺,因此至万历年间明孝陵享殿经多次维修,已有多根殿柱采用包嵌法,而非整根木料。

孝陵享殿在清初遭受破坏,但主体结构尚保存完好。

至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太平天国兵火。

同治四年(1865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曾于原址建小殿三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再次监督重修。

享殿前东西两庑原有配殿各十五间,进深三间。

1999-2000年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东配殿考古发掘,实测南北宽66.84米,进深7.3米。

东配殿之南有宰牲亭五间,西配殿之南有具服殿五间,院内有东西井亭。

内红门 在享殿之北,规制类似于陵宫门,有拱门三券。

明楼 在内红门以北约200米,明楼前有山涧一道,跨涧建大石桥一道,名“升仙桥”。

明楼为长方形城堡式建筑,以石条垒成,下为须弥座,通高16.25米,正中辟一门券,高3.86米。

门券内为斜坡隧道,有石阶54级,入宝城之内为一小院(相当于后来明清皇陵的“月牙城”或“哑巴院”,迎面为十三道石条砌成的挡土墙,墙后即为宝顶封土。

院内有礓磋上达明楼。

明楼为砖砌,东西阔39.25米,南北深18.4米,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外涂红垩,内涂黄垩。

南面辟券门三,东西北各辟券门一。

宝城 方城明楼的后面是朱元璋及皇后马氏合葬的地宫,称“宝城”。

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在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

明太祖玄宫开凿于玩珠峰山体之内,再填以卵石、黄土修筑成近似圆形,直径约400米。

上植树木。

1998年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曾经使用无破坏性精密磁测技术(GPM)对宝城进行探测,发现玄宫入口隧道位于明楼东侧,向西北转至宝城中心,长度约120米;明楼之北约100米处发现玄宫迹象,其范围南北90米、东西50米。

附属建筑

明孝陵所在的紫金山在明代被划为禁区,禁止樵采,设孝陵卫。

孝陵附近有懿文太子东陵,山北有功臣陪葬墓。

此外明太祖下令在紫金山之阳设漆园、棕园、桐园,以备四时之需。

明孝陵在明朝时曾种植松树十万株,放养悬挂银牌的长生鹿千头。

孝陵卫 在朝阳门外,孝陵之南。

设于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十六日,为亲军卫指挥使司,听南京中军都督府节制。

设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四人,镇抚司镇抚二人,掌印一人,佥书二人。

有士卒五千六百名,分为五个千户所,每所设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二员,下辖十个百户所。

并设卫学,有教授一人、训导一人。

至万历年间,孝陵卫仅存一千八百余人。

后来逐渐演变为普通村庄,现为普通街区,附近有南京地铁孝陵卫站。

懿文太子东陵 洪武二十五年建,其址过去有过争议,一说在梅花山之西,一说在孝陵东。

现在经过考古发掘的遗迹在孝陵东约60米处,作为明东陵原址陈列。

陪葬功臣墓 明初功臣赐陪葬者,皆葬于钟山之阴,计有:中山王徐达墓、开平王常遇春墓、岐阳王李文忠墓、东瓯王汤和墓、江国公吴良墓、海国公吴祯墓、滕国公顾时墓、许国公王志墓、芮国公杨璟墓、燕山侯孙与祖墓、安陆侯吴复墓、汝南侯梅思祖墓、静诚先生陈遇墓、太常寺卿吕本墓(懿文太子吕妃之父)。

明孝陵资料

明孝陵画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19437.html

建文帝简介_建文帝的儿子_建文帝的故事_建文帝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天元帝简介_天元帝的儿子_天元帝的故事_天元帝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