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简介
汤,中国商王朝的建立者。
原为商族部落领袖。
传说名履,又称成汤、武汤、武王、天乙。
殷墟甲骨文称成或唐,亦称大乙。
西周甲骨与金文称成唐。
商族从始祖契到汤,曾先后迁居八次,至汤定居于亳。
汤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共同辅助国事,又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以及夏的联盟韦(在今河南滑县)、顾(在今河南范县)、昆吾(在今河南许昌)等部落、方国,成为当时的强国。
后作《汤誓》伐夏。
汤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桀大败而逃。
此后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为天子。
三让,诸侯不从,于是汤即天子之位,建立商王朝。
汤建国后,鉴于夏代灭亡的经验教训又作《汤诰》。
对那些亡了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
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
13年后,汤卒。
汤 (湯) 【繁体】 (湯) 【异体 古文】
拼音:shānɡ,tānɡ 部首:氵 总笔画:6 部外笔画:3 结构:左右 五笔:INR 倉頡:ENSH 常用字
基本释义:
shānɡ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tānɡ
热水:汤雪。
赴汤蹈火。
扬汤止沸。
煮东西的汁液:米汤。
参汤。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
菜汤。
清汤。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
汤山(在中国北京市)。
中药的剂型:汤剂。
汤药。
姓。
便捷查询:
同音查询: shang 音汉字 shānɡ 音汉字 tang 音汉字 tānɡ 音汉字同部首查询: 氵部汉字同笔画查询: 6画汉字
“汤”字书法作者:王羲之 “汤”字书法作者:王献之
汤(一) 汤(湯) shānɡ
[汤汤] shānɡshānɡ 形容水流大而急:浩浩汤汤丨河水汤汤。
<例证>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汤(二) 汤(湯) tānɡ
<本义> 热水;开水:滚汤丨扬汤止沸丨赴汤蹈火。
食物煮后的汁水:米汤丨汤面。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丨菜汤丨清汤。
中药的剂型:汤剂丨汤药丨汤粥(汤药和稀饭)丨汤散(汤药和散剂)丨汤引(药引子)。
温泉:汤井丨汤泉丨汤池(温泉浴池)。
古州名。
①唐置,辖境在今越南的凉山、朗高、鸿基之间的地区。
②唐勃海置,金废。
故治在今辽宁辽中县东北。
山名。
①在北京市昌平区东,有大小二汤山。
大汤山三峰并峙。
小汤山南有温泉。
②在江苏南京市东,有温泉,建有浴池,为疗养地。
姓。
汤《康熙字典》释义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土郎切【集韻】【韻會】【正韻】他郎切,
汤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