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简介
帝乙(?-前1076年?),子姓,名羡(据《今本竹书纪年》:“帝乙,名羡。
”),商朝晚期国王,末代商王帝辛(纣)之父。
具体在位年代不详,约在公元前11世纪之初。
夏商周断代工程定为前1101年-前1076年。
生平
帝乙为帝文丁之子,文丁崩,帝乙即位(《太平御览》八十三引《帝王世纪》曰:“帝文丁,一曰太丁。
”),仍以殷为都城(《太平御览》八十三引(古本)《竹书纪年》:“帝乙居殷。
”)《史记》称此时商朝愈加衰落。
《史记·殷本纪》:“帝太丁崩,子帝乙立。
帝乙立,殷益衰。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
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
帝乙二年,周人伐商(《太平御览》八十三引(古本)《竹书纪年》:“帝乙处殷二年,周人伐商。
”)
三年,周地地震。
十年,征伐人方(东夷)。
一说帝乙末年,商朝迁都朝歌(在今河南淇县)。
其在位具体年数尚无定论(《太平御览》卷八十三引《帝王世纪》:“帝乙在位三十七年。
”)。
帝乙崩,帝辛即位,即“商纣王”。
事迹
帝乙归妹
《易经》泰卦六五爻辞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关于此爻辞,学者有不同理解。
现代史学家顾颉刚考证,这里记载了不见于史籍的商周联姻之事。
商王文丁晚年,囚杀周族首领季历,商周关系恶化。
季历之子西伯昌即位后,蓄聚兵力,打算为父报仇。
《竹书纪年》记载“帝乙居殷,二年,周人伐商。
”此时商王朝人方叛乱,为避免两面受敌,帝乙决定将胞妹嫁给西伯昌,稳定双方矛盾,希望能重修旧好。
顾颉刚进而指出,《诗经·大明》中的“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即描写此事。
征伐人方
人方是商代末期东方一个很强大的方国,周代文献称为“东夷”。
商与人方的战争旷日持久,根据帝乙时期甲骨卜辞,其在位期间至少两次征伐人方。
帝辛即位后,继续与人方进行长期战争,虽然最终取得胜利,但因此造成国内空虚,导致国家灭亡。
(《左传·昭公十一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
帝辛继嗣
帝乙有三子,长子名“启”(即微子启),为庶出,故不能继统,而立正室所出之幼子“辛”(即帝辛/纣)为嗣。
《吕氏春秋》则记载启与受德(即纣)为同母所生,唯微子启出生时,其母尚为妾,而受德出生时,其母已为正妻。
帝乙夫妇本欲立微子启为嗣,但太史力争,认为“有妻之子, 而不可置妾之子。
”最终受德得以继嗣。
《吕氏春秋·当务》:“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
受德乃纣也,甚少矣。
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
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 :‘有妻之子, 而不可置妾之子。
’纣故为后。
用法若此,不若无法。
”
《太平御览》八十三引《帝王世纪》:“帝乙有二妃,正妃生三子:长曰微子启,中曰微仲行,小曰受。
庶妃生箕子,年次启,皆贤。
初,启母之生启及行也,尚为妾。
及立为后,乃生辛。
帝乙以启贤且长,欲以启为太子。
太史据法争之,帝乙乃立辛为太子。
”
吕氏春秋此说存在争议,一说帝辛即为嫡长子,微子启、微仲行均为其庶出异母兄。
家庭
父
文丁,帝乙之父,商朝国王。
后妃
《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称,帝乙有二妃:正妃尚为妾时生微子启、微仲行(衍),立为后时生受(辛);又有庶妃生箕子,但古籍对此多有龃龉。
《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者,纣亲戚也。
”集解马融曰:“箕,国名也。
子,爵也。
”索隐:“箕,国;子,爵也。
”司马彪曰:“箕子名胥余。
”马融、王肃以箕子为纣之诸父。
服虔﹑杜预以为纣之庶兄。
诸子
帝乙有子微子启、微仲衍及辛,一般无争议。
而箕子是否为帝乙之子,文献说法不一。
微子启,名启,帝乙长子。
宋国的开国君主,周公东征平定武庚与三监之乱就国于宋。
(《史记·宋微子世家》:“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
”集解·孔安国曰:“微,畿内国名。
子,爵也。
为纣卿士。
”索隐按:“尚书微子之命篇云命微子启代殷后,今此名开者,避汉景帝讳也。
”)
微仲衍,名衍,一名泄,帝乙次子。
微子启卒,衍继承宋公爵位。
(《史记·宋微子世家》:“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
”礼记曰:“微子舍其孙腯而立衍也。
”郑玄曰:“微子适子死,立其弟衍,殷礼也。
”索隐曰:“按:家语微子弟仲思名衍,一名泄,嗣微子为宋公。
虽迁爵易位,而班级不过其故,故以旧官为称。
故二微虽为宋公,犹称微,至于稽乃称宋公也。
”)孔子是其后人。
帝辛(纣王),名辛,一名受、受德,帝乙幼子。
帝乙崩,由其继承王位。
箕子,名胥余,庶妃所生。
一说为帝文丁子。
《史记》称箕子见纣王无道,杀比干,于是装疯,被废为奴(《史记·殷本纪》:“箕子惧,乃佯狂为奴,纣又囚之。
”)武王灭商后,封箕子于朝鲜。
(《史记·宋微子世家》:“武王既克殷,访问箕子。
……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
”)
文学
《封神演义》第一回提及帝乙,称其有三子,“寿王”(即纣)为幼子。
一日,帝乙游园,飞云阁有一梁坍塌,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因此被立为太子。
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将寿王托孤给太师闻仲。
《封神演义·第一回·纣王女娲宫进香》:“纣王乃帝乙之三子也。
帝乙生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子衍;三曰寿王。
因帝乙游于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因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因首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赵启等上本立东宫,乃立季子寿王为太子。
后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
”
帝乙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