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简介
利玛窦(意大利语:Ricci Matteo;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旅居中国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学者。
字西泰,号清泰、西江。
生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卒于中国北京。
1571年在罗马加入耶稣会,在耶稣会主办的罗马学院学习法学、哲学和神学,并师从数学家C.克拉维乌斯学习天文数学。
1577年在里斯本科因布拉大学学习葡萄牙语,次年在葡萄牙保教权的庇护下前往印度果阿传教。
1580年升任神父。
1582年奉耶稣会远东巡阅使范礼安之命到中国澳门学习中文。
次年随另一耶稣会士罗明坚前往广东肇庆传教。
在肇庆建立了第一个传教会所。
1589年移居韶州。
1597年被任命为耶稣会中国传教会会长。
次年以进贡方物、协助修正历法为由进京,但未获准在京居留。
1600年第二次进京,为地方官员阻拦下狱,1601年方得进京,进呈自鸣钟、《万国图志》等,得明神宗信任,敕居北京。
在中国传教时期,习汉语,蓄须留发,着儒服,行儒家礼仪,自称“西儒”,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
除传播宗教教义外,还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
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与士大夫沈一贯、叶向高、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均有交往。
同时又向欧洲介绍中国国情,把儒家“四书”译成拉丁文等,为明代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著译,数学方面有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等,地理学方面有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语言学方面有《西字奇迹》(今改名《明末罗马字注音文章》),神学方面有《天学实义》等。
《西字奇迹》以西语之音,通中国之音,使向来被人看作繁难的反切,变成简易的东西,是中国汉字拉丁化道路之始。
1608年末,根据在中国传教期间的经历和见闻,开始把所了解的中国情况用意大利文记述下来,此即《利玛窦札记》。
该书在其死后被译成拉丁文,并增补部分内容,于1615年以《基督教远征中国史》为题,在德国出版。
全书共分5卷,是耶稣会士介绍中国国情的重要著作,对研究明代中西交通史、耶稣会士在华传教史和明朝后期历史,都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出版后被相继译成法、德、西等多种文字。
中译本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
对其在中国传教的策略,罗马教廷和西方在华传教士颇有争议,因而引发了“中国礼仪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