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简介
柏拉图(拼音:bó lā tú),(英语:Platon;公元前427-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
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一般推测柏拉图出生的年份应该是在前427年或前428年的5月或12月(如同其他早期的西方哲学家,他的出生日期也依然未知)。
柏拉图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苏丹(Sultan)、母亲是克里提俄涅(Perictione),他在家中排行老四。
他的家庭宣称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柯里西亚斯(Critias)的侄子,不过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仍有争议。
依据后来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说法,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来因为他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
但第欧根尼也提起了其他的说法,柏拉图这个名字也可能是来自他流畅宽广(platutês)的口才、或因为他拥有宽广的前额。
由于柏拉图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华,古希腊人还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并称在柏拉图还是婴儿的时候曾有蜜蜂停留在他的嘴唇上,才会使他口才如此甜蜜流畅。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
据说他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角创立了自己的学校—柏拉图学院,这所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学院的名字与学院的地址有关,坐落于一处曾为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住所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
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
学院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
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份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斯多德。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哥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柏拉图生平和著作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的名门贵族,卒于雅典。
幼年受过良好教育,最初对诗艺感兴趣,后来从事哲学研究,并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柏拉图最初和克拉底鲁熟识,了解到赫拉克利特的“一切流动”的学说。
同时他还接受爱利亚学派和阿那克萨戈拉的学说,并受到智者们的影响。
20岁时,柏拉图从学于苏格拉底,并成为苏格拉底的忠实信徒。
苏格拉底被处死后,他先躲避到麦加拉,后来可能游历过埃及和居勒尼,结识了一些自然科学家和数学家。
也许就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了早期有关苏格拉底的对话。
他40岁时,第一次访问意大利的西西里,结识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者,并在叙拉古结交了王族第翁。
他企图在叙拉古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因第翁和叙拉古王狄奥尼西奥斯有矛盾,他被迫返回雅典。
他在雅典城外的阿加德米创办学园,免费收徒,吸引了希腊各地很多学者。
此后,他曾两度重游叙拉古,但他的政治理想始终未能实现。
以柏拉图的名义流传下来的有30多篇对话和13封信。
经过学者们多年的研究,大体上分辨了真伪,确定著作的先后分期。
现在比较公认的有25篇对话和1篇替苏格拉底作的《申辩》为柏拉图所作,在13封信中,一般认为第7封信比较可靠,被看作柏拉图的自传。
多数学者把柏拉图的对话分为3个时期:
早期
《申辩篇》、《克里多篇》、《卡尔米德篇》、《拉凯篇》、《吕锡篇》、《克拉底鲁篇》、《欧谛德谟篇》、《欧谛弗罗篇》、《梅内克塞诺篇》、《伊安篇》、《高尔吉亚篇》、《小希比阿篇》、《普罗泰戈拉篇》
中期
《美诺篇》、《斐多篇》、《会饮篇》、《费德罗篇》、《理想国》、《巴门尼德篇》、《泰阿泰德篇》
晚期
《费雷波篇》、《智者篇》、《政治家篇》、《法律篇》、《克里底亚篇》、《蒂迈欧篇》。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中第一个留有大量著作的人,他把古希腊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对以后的各种哲学和宗教产生了重大影响。
有关柏拉图著作的中文译本主要有:
吴献书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1957年重印。
张师竹初译、张东荪改译:《柏拉图对话集六种》,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景昌极、郭斌和译:《柏拉图五大对话集》,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陈康译注:《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即《巴门尼德篇》),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1982年重印。
严群译:《泰阿泰德·智术之师》(即《智者篇》),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1980年重印。
严群译:《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即《申辩篇》)、《欧绪弗洛篇》、《克里托篇》),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邝健行译:《波罗塔哥拉篇》(即《普罗泰戈拉篇》),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严群译:《赖锡斯、拉哈斯、费雷泊士》(即《吕西斯篇》、《拉凯斯篇》、《斐莱布篇》),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黄克剑译:《政治家——论君王的技艺(逻辑上的)》,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戴子钦译:《柏拉图对话七篇》,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杨绛译:《斐多》,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智仁、何勤华译:《法律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1~4卷),人民出版社,第1卷2002年版,第2~4卷2003年版。
柏拉图理念论
从最早的伊奥尼亚哲学起,希腊哲学家开始寻求事物的本原。
泰勒斯和德谟克利特都是在物质世界中寻求事物的稳定本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改变了这一研究方向。
柏拉图在物质世界以外寻求事物的本原,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理念论的基本内容是将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对立起来,认为感性的具体事物不是真实的存在,在感觉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独立的、真实存在的理念世界。
理念
理念的希腊文的本义是“被视之物”,当时常在“种”、“属”的意义上使用。
理念论认为,具体事物常变,而“种”、“属”的性质本身不变。
柏拉图在《斐多篇》里指出:“大”、“小”等概念是不变的,事物发生大小的变化,是由于“大”、“小”理念的进入或退出。
“种”、“属”概念本是人们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但是这些概念被柏拉图夸大,成了脱离具体事物的独立实体。
在贯彻理念论哲学中,柏拉图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
首先是“理念世界”和“感觉世界”的关系问题。
理念世界既然是脱离感觉世界的独立实体,它又如何在感觉世界中体现出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柏拉图在不同的对话中提出了“模仿”、“分有”、“相似”、“影子”等概念来说明这两种不同实体之间的关系。
柏拉图认为感觉世界中的具体事物由于“分有”了理念世界的特点,才具有相对稳定的属性。
前者是后者的“影子”,所以前者与后者有“相似”的关系。
在这里,柏拉图颠倒了思想与现实的关系,将思想对现实的能动的反映,说成是现实对思想的模仿。
柏拉图感到困难的问题还有各种“理念”之间的关系,在《巴门尼德篇》中以巴门尼德批评少年苏格拉底理念论的方式,表明了这方面的困难。
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明显的目的论性质。
一般认为他的早期对话是在发挥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是讨论勇敢、友谊、正义等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
在《理想国》中,他提出“善的理念”是最高的,是理念世界的太阳,一切美的事物都以达到绝对的美作为自己的目的。
这样,在他看来,事物的本质属性,不仅在于它们的自然属性,而且还在于它们的功用,即合目的性。
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早期的对话以讨论伦理问题为主;中期以《斐多篇》和《国家篇》为代表,着重从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建立他的理念论的哲学体系;后期讨论哲学范畴的相互关系,如《智者篇》中讲的“通种论”、《蒂迈欧篇》中讲的宇宙论。
据说,柏拉图晚年及其学派更加倾向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的神秘主义,将理念论与世界的数的结构联系起来,提出“理念的数”,对世界的规律作出了歪曲的描绘。
柏拉图认识论
柏拉图在理念论的基础上,区别了真知和意见。
苏格拉底曾指出许多有学问的人自以为有知识,实际上并没有知识,否定了早期的自然哲学家和智者们的认识论。
柏拉图在本体论上将理念世界和感觉世界对立起来,在认识论上将真知与意见对立起来,由此建立起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论体系。
在柏拉图的体系中,意见属于感觉的范围。
感觉不能提供可靠的知识,只给人以变化的、矛盾的、混乱的印象,不能使人得到不变的,必然的真理。
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以个人的感觉和意见为尺度,否定了绝对的、客观的真理。
而柏拉图认为真理是客观的、普遍有效的。
在柏拉图看来,真理应以理念世界为对象。
只有理念才是真实存在的,才是真理;感觉世界只不过是和理念相似的东西,是理念的影子。
柏拉图在著名的“洞穴的比喻”中说明,人在现实的感觉世界中,如同在黑洞中探索而背向着洞口,当人们回头时,看到洞外的阳光,即看到光辉灿烂的理念世界,才是看到了真理。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与感觉世界是对立的,因而它是超越经验的、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也同样是先验的。
他在《美诺篇》中举例说,对数学、几何中的公式推理,只要经过启发,没有学习过的人也能自发地推导出来。
他认为,人在出生前已经具有知识,只是在出生以后忘记了,通过某种具体事物就可以回忆起来。
这就是柏拉图的“回忆说”。
他将感性和理性、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完全颠倒过来,对逻辑推理和必然性知识作了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歪曲。
在柏拉图看来,人既然不能以感官求真理,就只能凭借与感官和物质实体相区别的灵魂来认识真理。
灵魂是精神实体,它不生不灭,是永恒的。
按照古代希腊“相似者相近”的观念,只有不朽的灵魂才能认知和掌握同样不朽的理念。
在柏拉图看来,灵魂与身体是绝对对立的,身体是认识理念的障碍,因此,灵魂要认识真理,必须排除身体的干扰。
柏拉图认识论的回忆说是和灵魂不朽说联系在一起的。
灵魂与身体有原则的区别,身体是“多”,是物质性的,因而是要分解消散的;灵魂则是“一”,是精神性的,不会消散毁灭。
不朽的灵魂在轮回转世时,受到身体的窒息,忘掉生前对于理念的认识,这时候就需要摆脱身体的羁绊,受到一定的启发,才能回忆起真正的知识。
这样,柏拉图就将回忆说、灵魂不朽说和灵魂轮回说结合成为一个神秘的、原始性的唯心主义体系。
然而,这个体系,又是建立在他的理念论基础上的,与单纯的原始宗教信仰以及在这种信仰笼罩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不朽和灵魂轮回说又有一定的区别。
所以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柏拉图的回忆说,是一种原始的先验论,即认为科学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是不依赖于经验的、必然的推理知识。
柏拉图辩证法
在古希腊文献中,柏拉图的对话第一次运用“辩证法”这一概念,并将它提到哲学的高度。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人的认识比喻为一条有高低等级的线。
线的上半段是知识,下半段是意见,他称之为信念。
知识又分为两截:最高的一级叫作“辩证法”,它所认识的对象就是永恒不变的理念;次一级的是理智,它所认识的对象是数学,必须通过假设才能认识。
在这个比喻中,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最高级的认识,它不必凭借假设而可以直接认识理念和第一原则。
在西方哲学史中,这是第一次将辩证法提到这样的地位。
柏拉图将赫拉克利特的“变”和巴门尼德的“不变的存在”理解为对立统一的关系,以“种”、“属”的“理念”为感性现象中的理性的本质,“理念”不变,但分有“理念”的具体事物却常变。
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涉及感性和理性、“意见”和“真理”、物质和精神、肉体和灵魂、个别和一般、“多”和“一”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
在他后期对话的“通种论”中,讨论到“存在”和“非存在”、“动”和“静”、“同”和“异”等范畴的联系,与他前期将“理念”说成是绝对的相比,向辩证法前进了一步。
柏拉图一方面将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理方法与苏格拉底的揭露矛盾的问答式方法结合起来,在论证理念时,涉及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问题,并在回答的过程中,运用了归纳、演绎和反证等逻辑技巧,丰富了辩证法的内容;另一方面他把不变的、永恒的“理念”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使他的辩证法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柏拉图宇宙论
柏拉图晚年企图将他的唯心主义理念论和当时的自然科学调和起来。
他从理念论哲学出发,对宇宙的产生和各种自然现象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他的宇宙论和宇宙发生论集中在《蒂迈欧篇》中。
为了沟通理念世界和感觉世界,在这里,他提出了“创造者”。
创造者,以理念为模式,创造出世间万物。
在这个前提下,他吸收了阿那克萨戈拉的“奴斯”作为万物的动因,同时也吸收了恩培多克勒的“四根”作为质料,以构成变化着的现实世界。
在具体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时,柏拉图试图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关系来说明一切物质的特性,如说火是4面体,气是3面体,水是20面体等。
而认为三角形体是事物的最根本的形式。
他对自然现象的这种解释,充满了神秘主义的神话式的猜测,并没有多少科学价值。
他这种“创造者”的思想,后来被宗教利用,成为基督教早期教父哲学的理论根源。
柏拉图政治思想
社会政治思想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他的伦理思想有密切联系。
在他看来,整个城邦有三个部分,从而可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的等级、守卫的等级(武士)和劳役的等级(一般从事工、商、农业的自由民)。
这三个等级在城邦中的关系,构成柏拉图理想国的主要内容。
统治者是最高的、决定性的等级。
在柏拉图看来,他们应该是智慧的化身,因而他们应该是“哲学王”。
哲学家以对国家理念的知识来治国,反对情欲,反对为个人的利益作乱。
由于连续不断的战争,柏拉图十分重视武士等级的培养和教育。
他提出,武士必须是由体格和智力都健全的公民经过严格训练组成的职业军人队伍。
在这个队伍内部,施行一种近似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方式,过集体生活,没有家庭,没有私有财产,实行严格的生活纪律,以锻炼他们的意志。
这个等级的美德就是勇敢。
柏拉图认为,从事手工业、商业和农业的一般自由民,只能以服从为美德,他们只能节制自己,各守本分,以满足城邦的物质需要为目的,就像人以感官来满足身体的需要一样。
为维护城邦的平衡和秩序,使各等级都能按自己的本分工作,柏拉图很重视城邦对各个等级的教育,反对以荷马的史诗为教材,认为荷马的史诗肯定神和英雄放纵情欲,所以,城邦教育应该摒弃这种诗人。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是他那个时代的历史产物。
他指出:迄今存在过的政治制度有权力政治、寡头政治、民主政治和僭主政治等,它们都不够理想,尤以僭主政治为最坏。
在柏拉图心目中,这几种政体在希腊各城邦中都有其典型,如权力政治主要指斯巴达,民主政治主要指雅典和一些意大利的城邦。
他指出,这些政体由于各自的缺点,经常相互过渡,如民主政治常因极端民主而被少数人操纵,转化为独裁的僭主政治,由这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关于柏拉图的政治思想,近代学者有许多争论,主要集中在柏拉图对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态度问题上。
许多研究者认为柏拉图反对希腊的奴隶主民主制,他所提倡的理想国具有贵族寡头的性质。
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柏拉图并不反对真正的民主制,他的理想国也不能说是贵族寡头式的。
但是,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带有空想的性质,他将当时的政治制度看成是古代改制的“蜕变”,企图退回到古代贤王治国的原始状态。
柏拉图法律思想
柏拉图有关法律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
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他从单纯主张“贤人政治”,发展到同时重视法律。
他认为合乎“正义”的理想国应建立在奴隶制和自由民中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基础上。
自由民划分为三个等级:①人数极少的统治者;②捍卫国家的卫士;③人数最多的、从事生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如果三个等级“和谐一致”、“各守本分”,国家就合乎正义。
他在早期的著作中,极为轻视法律的作用,认为治理国家只需依靠统治者的智慧,“贤人政治”即由哲学家充任国王,是最优良的政治制度;而法只能是抽象的原则。
人性千差万别,人事变化无常,法不可能对每一社会成员作出最好的规定。
后来由于在叙拉古推行“贤人政治”方案失败,他在晚期著作《法律篇》中改变了观点,认为人类一定要有法律并遵守法律,否则将如野兽一般生活;人的本性无法了解社会利益,统治者掌握权力后也会谋取私人利益,所以法是“第二位最佳”的选择,仅次于贤人政治;法是与国家同时出现的,是采取国家决定形式的社会判断,其最终目的和国家一样,是达到理想国家中的正义。
在《政治家篇》中,除了哲学家治国外,还有贵族(好人)制、有法民主制、无法民主制和寡头制等四种。
柏拉图认为,在没有“哲学王”的情况下,有法民主制优于无法民主制。
柏拉图经济思想
柏拉图从国家组织原理考察了社会分工问题。
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求,但是人们生来却只具有某种才能,因此一个人不能无求于他人而自足自立。
于是人们便自愿联合起来成立国家。
同时,柏拉图还从使用价值方面说明社会分工的必要性。
按照柏拉图的说法,如果一个人专门做一种工作,他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必然较好和较多。
所以,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事各种行业的人。
在社会分工中,每一个人应该担任哪种行业和职务,应取决于人们的天性。
他把分工看作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而分工又被视为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
社会上划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一部分人从事脑力劳动,另一部分人从事体力劳动,都被说成是合理的和自然的。
柏拉图以他的分工学说为基础论述了理想国家的组织。
他设想国家由三个阶级组成,即统治的等级、守卫的等级和劳役的等级。
奴隶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没有列入国家组成的阶层之内。
柏拉图认为私有财产和家庭养成人们利己和贪欲之心,引起社会的分歧和矛盾。
因此,哲学家和战士都不应该拥有私有财产和家庭,应实行共妻共子,结婚男女都必须住在公共宿舍,在公共食堂进食,才能最终使国家获得永久和平,保持全国团结一致。
柏拉图所主张的这种“共产主义”,不过是幻想在奴隶主阶级内部消灭财产私有制,试图借此消除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冲突,以维护奴隶制度。
但在《法律篇》中,柏拉图则主张平分土地,归属各居民户。
居民不能将遗产再行分割,也不准出售或用其他方式进行分割。
城邦国家也不能运用政治权力来分割地产。
他试图用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来保持奴隶制国家的稳定和和平。
柏拉图认为,农业应该成为理想国的经济基础。
国家应该从农业取得收入,因为只有从农业取得收入,才会使人们不致为了获利而把财产的本来目的抛弃掉。
商业是必要的,但雅典人不应该从事这种不体面的行业。
他攻击商人唯利是图,忘记了商业的真正作用,主张制定法律使商人只能得到适当的利润。
柏拉图反对放款取息和抵押放债,其目的在于防止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侵吞奴隶主阶级的剩余产品和侵蚀奴隶制自然经济。
柏拉图主张理想国家的国土不应过大,也不要过小,应保持一定的土地面积。
一国的人口应与土地保持比例,人口不应过多,也不要过少。
他认为一国人口以5,040人最为适当。
此数除了11之外是1~12诸数都可除尽,便于执政者用各种方式组织一国的国民。
柏拉图意识到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但和色诺芬不同,柏拉图反对把货币作为贮藏手段。
他按照奴隶制自然经济的需要,主观地规定货币应该有哪些职能,而不应该有哪些职能,完全不了解货币的本质。
柏拉图伦理思想
柏拉图直接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知识论伦理思想,建立起“善的理念”的道德理论体系。
他把苏格拉底的“知识即道德”的思想推向极端,认为善的理念是一切善行的目的和唯一真实的、永恒的价值基础,是道德的唯一根源。
道德就是理念在人们灵魂中的体现和追求。
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意志和情欲3个方面,其中理性是最高的,人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理念世界,达到至善,意志和情欲是在理性的支配下进行活动的,其圆满的活动就是善理念在现世的表现,由此就产生出各种德性活动,形成智慧、勇敢、节制、正义4种主要德性。
他认为理性表现为智慧,是深谋远虑、管理国家的知识,属于奴隶主统治者的道德;意志表现为勇敢,是保持一定法律制度的信念,属于武士的道德;情欲则是低下的,应予节制,节制是农夫和手艺人的道德。
统治者、武士、农夫和手艺人这3个“阶级”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情而不互相干扰,就是正义。
柏拉图的伦理思想是古希腊奴隶主贵族派道德观的理论表现,它带有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性质,是后来的新柏拉图学派、斯多阿学派和中世纪基督教伦理学说的主要思想渊源。
柏拉图美学思想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贯穿在他的理念论哲学思想之中,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他看来,只有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真正的实在,而物质的感性世界则是不真实的,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苍白的影子。
个别事物的美是相对的、变幻无常的,只有美的理念或“美本身”才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
“美本身”可以独立存在,而美的事物却不能离开“美本身”而存在,一个事物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为“美本身”出现于它之中或者为它所“分有”。
因此,“美本身”先于美的事物,是个别事物的美的创造者。
柏拉图认为,大多数人只是喜爱美的事物,他们只具有关于美的“意见”,只有哲学家才能喜爱和认识美的理念本身,并具有真正的美的知识。
对美的理念的认识只能凭借思想,而不能凭借感觉。
但是,这种认识不是一下子完成的,必须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从爱个别美的形体推广到爱一切美的形体,再从爱美的形体到看出行为、制度以及学问知识之美,最后则终于豁然贯通,爱涵盖一切的绝对美,达到只以美本身为对象的那种学问,彻悟美的本体。
照柏拉图的说法,这一认识的过程是“回忆”的过程,因为关于美的理念的知识,是灵魂所固有的,问题在于灵魂下降尘世后忘记了这种知识,通过具体事物的美才能唤起“回忆”,重新见到“美本身”。
柏拉图的艺术理论也十分重要。
他把模仿看作艺术的本质,认为艺术模仿自然,但因为自然本身不是真实体,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所以模仿自然的艺术就沦为“影子的影子”了。
他认为,艺术品和真实体隔了两层,从艺术得不到真理,它的价值不高。
艺术诉之于人的感情,专门挑动人的感情,容易败坏人性,因此,他也反对艺术。
但是,尽管柏拉图对艺术采取轻视态度,却并不否认艺术的社会作用。
他认为文学艺术对人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主张对文学艺术规定严格的审查监督制度,并要以社会效用作为衡量艺术的标准。
他指控当时古希腊的文学艺术作品对社会起坏作用,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
关于文学艺术的创造,柏拉图强调要靠灵感。
他认为,诗人写诗不是凭智慧和技艺,而是凭天才和灵感。
只有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才能充当神的代言人而进行创作。
柏拉图关于美的学说和艺术理论,就其系统性和严密性来说,远远超过了他以前的古希腊思想家,他是古希腊美学的真正奠基人。
他的美学思想在历史上影响很深,后来西方唯心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许多重要观点都来源于此。
柏拉图教育思想
柏拉图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在中期写的《理想国》和晚年写的《法律篇》中,有很大一部分叙述他的教育思想。
在西方教育史上,他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
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汇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
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
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
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
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
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
在《法律篇》里,柏拉图把斯巴达和当时雅典的教育制度结合起来,认为教育是人类所具有的首要的和最美好的事物,而且只能有那种人进行“恨你所当恨,爱你所当爱”的特殊训练,才配得上称为教育。
在体育教育中他主张应包括教育手段和健康术。
他对当时雅典出现的竞技主义和竞技职业化倾向曾给予猛烈的抨击,同时也批评市民轻视体育的思想和态度。
他主张心身和谐发展,强调“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
柏拉图体育教育思想对后世体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为奴隶主贵族政治服务的,但其中仍有一些发人深思的因素,对后世教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就从中吸取了许多教育观点。
柏拉图所制订的各门学科,加上过去智者们制订的文法和修辞学,到了中世纪就发展成为七艺。
他的唯心主义理念论思想在3世纪就影响了普罗提诺的思想,后者创立了新柏拉图主义哲学。
在中世纪初期,他的思想对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的神学体系有很大的影响,在文艺复兴时期,不少学者对柏拉图发生兴趣。
后来在意大利仍建立柏拉图式的学园。
柏拉图文学思想
柏拉图在讲学进程中写出了40篇左右的对话。
对话这种文学体裁属于“直接叙述”,在希腊史诗和戏剧里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柏拉图把对话从史诗和戏剧里提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运用于学术讨论。
它的特点是运用“苏格拉底式的论辩法”,把各方论点都摆出来,把其中矛盾剥茧抽丝逐层揭露出来,从而引向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
柏拉图把对话体运用得极为灵活,从日常具体事例出发,很少用抽象推理。
以浅喻深,由近及远,去伪存真,层层深入,不但把人自然地引到结论,而且使人看到活的思想过程,激发自己的思考。
柏拉图的《对话集》是希腊文学中出色的散文作品,是学术讨论中一种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优秀传统。
为制定由哲学家当国王的理想国家,恢复雅典贵族的统治,柏拉图花了40年之久写出了他的几十篇对话。
其中最突出的是他对荷马和悲剧诗人的控诉,最大的罪状是模仿艺术显不出真理;其次是文艺滋长人类低劣情欲,例如悲剧中的感伤癖和哀怜癖以及喜剧中的“诙谐的欲念”和“小丑习气”。
文艺把神和英雄写得和平常人一样,奸盗邪淫,无恶不作,这只能伤风败俗,培养不出正直、真诚、勇敢、镇静等为“城邦保卫者”所必备的优良品质。
他质问荷马:“请问你,你替哪一国建立过一个较好的政府?是哪一国的立法者和恩人?”并且讥笑荷马只歌颂英雄而并不认识英雄,“否则他就会宁愿做诗人所歌颂的英雄,而不愿做歌颂英雄的诗人。
”他告诉悲剧诗人们说,雅典人制定了很好的法律,所以“我们也是悲剧诗人,我们也创造了一部顶高尚顶优美的悲剧”,用不着你们的那种悲剧了。
于是他向到雅典来“展览身体和诗歌”的人鞠躬致敬,替他们洒上香水,戴上花冠,请他们到旁的城邦去了,回头向雅典人宣告:“至于我们的城邦里我们只要一种诗人和故事作者,态度要比他严肃,作品须对我们有益,只模仿好人的言语,并且遵守我们原来替保卫者们设计教育时所定的规范。
”从替理想国的统治阶级训练统治人才的角度来彻底检查和正确处理希腊史诗和悲剧,这就是柏拉图在《对话集》里的中心任务。
此外,柏拉图所着重宣扬的灵感说虽来源于宗教迷信,影响却极深远。
他在《伊安篇》里力图证明单凭专业技术知识创造不出文艺作品,艺术创造要凭灵感。
灵感是来自诗神的一块有强大吸引力的磁石,“诗神就像磁石,她首先把灵感传给人们,得到灵感的人们(诗人们)又把它辗转递传给旁人,让旁人接上他们,都悬在一条锁链上”。
灵感不但不凭知识和理智,而且还要“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状态”。
在《斐德罗斯篇》和《会饮篇》里,柏拉图还把灵感中的迷狂状态结合到他从埃及得来的灵魂轮回说,认为灵感来自不朽的灵魂前生在天国所见到的美满境界的回忆。
他还屡次指出文艺创作和爱情都必呈现灵感中的迷狂状态,因此文艺创作和爱情之间具有一致性。
现代弗洛伊德派的文艺心理学说明了柏拉图的灵感说至今还在发生影响。
柏拉图的文艺理论遭到亚里士多德的批评,后者在其著作《诗学》中认为,文艺并不只是“影子的影子”,诗比历史更真实,因为更严肃,更有普遍性。
柏拉图的文艺理论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
尽管中世纪时教廷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列为经典学说,而对柏拉图大加批判,柏拉图的著作甚至遭到查禁,但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化中心佛罗伦萨又创立了柏拉图学园,柏拉图的文艺理论重新成为影响西方文学的最主要的古代思想渊源。
柏拉图生平年表
成长时期28年
公元前427年 柏拉图出生(奥林匹克88届第一年),家世显赫,此年即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4年,伯里克利死后第二年,苏格拉底42岁(是年西西里莱翁蒂尼(Leontini)邦人高尔吉亚来雅典求援,告叙拉古入侵其邦)。
公元前423年 4岁,阿里斯托芬《云》上演,苏格拉底在场观赏,当场现身示众,态度自若。
公元前421年 6岁,据说是《理想国》发生时间(或所托时间)。
公元前420年 7岁,进狄奥尼索斯学校,识字,听荷马等诗作。
公元前411年 16岁,普罗塔哥拉被400人大会中人指控使人不信神,逃出雅典,在往西西里途中遇难(前此哲学家受迫害或驱逐、处死、或自愿放逐的还有阿那克萨哥拉,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
公元前409-403年 估计到过骑兵执勤,据说参加过3次战役。
公元前408年 高尔吉亚在第93届奥林匹亚运动会上发表演说,呼吁雅典和斯巴达团结起来对付波斯。
公元前407年 20岁跟随苏格拉底学习,此前曾向克拉底鲁学习赫拉克利特哲学;向赫莫根尼学习巴门尼德哲学。
据说曾想写戏剧,给苏格拉底看,被否定。
公元前405年 叙拉古狄奥尼索斯推翻民主,建立僭主政权。
公元前404年 23岁,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雅典30僭主,柏拉图一度想从政,后失望。
公元前399年 28岁,苏格拉底受审(柏拉图在场)并被处死,死时因病不在(太伤心?)。
游学12年
公元前398年 柏拉图与其他苏格拉底的弟子纷纷离开雅典到外地避风,到过西西里、意大利、埃及。
公元前392年 35岁,在这前后,撰写早期对话:《申辩》、《克力同》、《游叙弗伦》、《拉齐斯》、《吕西斯》、《查米迪斯篇》。
伊索克拉底在雅典办学园,教演讲术。
公元前390年 出访:毕达哥拉斯学派掌握的政权等。
公元前388年 访叙拉古狄奥尼索斯一世,结识其小舅子(女婿)狄翁(时狄翁20岁),成为至交,(此其间据说曾得罪僭主被卖作奴隶,由安尼舍里斯赎身)。
讲学20年
公元前387年, 40岁,回到雅典,开始个人讲学,或说此年建立学园,此前后撰写对话:《普罗塔哥拉》、《美诺》、《尤息德谟斯篇》。
又中期著作:《理想国》、《会饮》、《斐得若》、《费多》等最具戏剧性的对话。
公元前385年苏格拉底案的平反:立苏格拉底雕像。
公元前384年 43岁,亚里士多德生,德谟斯提尼生。
公元前387年 ;在雅典西北郊外的陶器区建立学园。
“不懂几何学者勿入此门。
公元前376年 ;高尔吉亚死。
公元前371年 ;底比斯军在伊巴密浓达指挥下,大败斯巴达。
公元前370年德谟克利特死,据说柏拉图曾想购其书付之一炬。
晚年最后的政治尝试及讲学、著述:20年(或可再分两段:政治、着述)
公元前367年 60岁,将学园交欧多克索主持,自己带弟子和友人第二次往叙拉古,当年老狄奥尼索斯死,狄翁摄政,此时柏拉图已声名远播希腊及以外
亚里士多德来雅典学习(据说讲善,仅剩亚里士多德一人听)
公元前366年狄奥尼索斯二世继位,狄翁逃离,柏拉图怅然离开叙拉古。
公元前363年 64岁,第三次往叙拉古,被扣留,被逐。
公元前357年 70岁,放弃政治活动,全力著述,晚期著作有:智者、政治家、斐里布、蒂迈欧篇。
公元前356年亚历山大大帝出生。
公元前348年 ;晚年最后的著作是:法律篇,伊璧诺米篇续篇,刚开篇即去世。
公元前347年 ;春季(三月?)去世,遗嘱对用于校舍的房产,不许出售、转让。
留下四家奴,释放一奴隶,财产很少。
公元前344-343年 ;狄奥尼索斯二世最后被推翻,亚里士多德任亚历山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