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世界名人 李滉简介_李滉的儿子_李滉的故事_李滉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李滉简介_李滉的儿子_李滉的故事_李滉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李滉简介

李滉

李滉(朝鲜语:이황,1501年-1570年),庆尚道安东人(今庆尚北道安东市),字景浩,号退溪陶翁清凉山人真宝人,朝鲜中期的大臣、儒学思想家。

李退溪发展了朱熹哲学,并创立退溪学派,是朝鲜儒学泰斗。

在日本称为东方朱子,学说影响藤原惺窝,使之成为儒学家。

李退溪在韩国家喻户晓,韩国政府为了纪念这位思想家,将其头像印在了1000元的韩圆上。

此外,首尔特别市钟路区北部亦有一条退溪路用以纪念他。

生平

李滉1501年出生于今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是家中最年幼的孩子。

李滉自幼聪明,12岁时就开始学习《论语》。

他喜爱陶渊明的诗句,18岁时写有诗句《野塘》。

20岁开始学习《易经》和宋明理学。

1523年,李滉进入成均馆。

1528,中考当官。

33岁的时候李滉重返成均馆后又从官。

他曾担任过140多个官职。

由于厌倦朝鲜中宗时期的宫廷纷争,李滉曾多次辞职,但又多次被任命为地方官员。

在此期间,李滉进一步发展完善了朝鲜的绍修书院。

明宗时期,在明宗多次邀请下,李滉67岁时重返朝政。

明宗因病猝死后,宣祖任命他为礼曹判书。

但李滉却辞职回乡。

在宣祖多次邀请下,李滉68岁时再次重返朝政。

在此期间李滉编纂了《圣学十图》。

70岁时李滉最终退休。

1570年逝世。

思想

在哲学上,李滉既反对以徐敬德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又排斥佛教和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崇信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

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和主宰,如果没有“理”,便没有天地和人类万物,一切都将不存在。

他承袭朱熹的未有天地之前毕竟先有一个“理”,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的观点,将“理”看作为超自然、超时空的精神本体,而自然界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则是由“理”派生的,不过是“理”的表现而已。

李滉反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信奉朱熹的“先知后行”说。

但他又认为人有两种人性,即“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

由“气质”的“清浊”与“粹驳”而有“上智”、“中人”、“下愚”之分,即“天理”、“知行”相兼的人属于“上智”;“知足而行不足”的人则为“中人”;“知昧行恶”的人是“下愚”。

李滉以此为李朝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辩护。

同时,李滉认为人们虽然具有“气质”之差距,但经过个人的不断读书和修养,差距可以缩小,亦能达到圣人的境地。

李滉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人欲”,服从“天理”。

在他看来,“四端、七情”与“天理、人欲”有所不同。

“四端”就是“天理”,“七情”却不尽同于“人欲”。

因为“七情”包括为善为恶的两种可能,而“人欲”则一定是“恶”的。

“天理”和“人欲”是完全对立而不可并存的。

读书、修养的目的就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李滉的“理欲”观反映了当时李朝封建当权者的思想和利益。

李滉的哲学思想在朝鲜哲学史上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日本朱子学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纪念

1000韩圆纸币上印有李滉的头像。

韩国首尔市中心有退溪路,庆尚北道安东市退溪路,以及跆拳道的退溪套路都是以李滉的字号命名的。

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系别也都以“退溪”命名,比如首尔的退溪学研究院,庆北大学的退溪研究院,檀国大学的退溪研究院和图书馆。

著作

《退溪全集》

《圣学十图》

《朱子书节要》

《心经释义》

《宋季元明理学通录》

《四端七情录》·《四七续篇》

《天命图说》

李滉资料

李滉画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23611.html

唐君毅简介_唐君毅的儿子_唐君毅的故事_唐君毅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徐敬德简介_徐敬德的儿子_徐敬德的故事_徐敬德怎么死的 菊江历史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