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墨林简介
葛墨林(1938年12月— ),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
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杨—巴克斯特系统、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数及Yangian)及其物理效应与应用和处理量子模型的新方法等。
籍贯河北乐亭县,生于北京。
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65年于兰州大学获硕士学位。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5年至1986年,任兰州大学物理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6年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1年兼任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院长。
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杨—巴克斯特系统、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数及Yangian)及其物理效应与应用和处理量子模型的新方等。
研究成果很多,其最重要的是首先发现yang-mills场存在无穷维代数结构,并使得该方向成为一个重要分支。
经历
1938年12月5日,出生于北京。
1950年至1956年,就读于北京十三中学(辅仁男中)。
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
1965年,兰州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
1965年至1986年,任兰州大学物理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6年,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兼任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院长。
参见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