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人物 霍裕平【】 – 人物百科

霍裕平【】 – 人物百科

霍裕平简介

霍裕平

霍裕平(1937年8月16日- ),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

湖北黄冈人,出生于北京。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曾任国家学位物理评审组成员,国家“863”高技术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委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计划中国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从2007年9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涉及凝聚态物理、光学和光信息处理、非平衡态统计理论、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热核聚变等。

在当时极其困难和屡受冲击的情况下坚持科学研究工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近五十篇论文,主要有《稀土离子对铁磁共振的影响》、《用光学方法实现任意线性变换》、《等离子体静态稳定性》等,并出版专著《非平衡态统计理论》(科学出版社),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

六十年代初,与实验物理学家孟宪振合作,发展了强耦合共振系统的理论,完全解决了国际上关心的,稀土离子引起铁氧体铁磁共振诸多特异反常的现象。

七十年代初,与杨国桢等合作,将泛函分析方法引入光信息学中,讨论了现代光学设计的基本问题:用全息光学系统实现任意光学变换的可能性,并发展了一些可能的具体设计途径。

这一系列工作在国内外引起较大的反响。

七十年代末,有关“等离子体的静态稳定性”研究,提出了“降低受控热核装置设计精度的可行途径”,并在以后用于中国大型托克马克装置的物理设计中,1977年完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物理设计,其后国际上也陆续采用了这种观点。

九十年代初,成功地领导和组织了世界第四个大型超导托克马克的建设。

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个人奖,1984年获中科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986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0年获河南省科技功臣荣誉称号。

经历

1937年8月16日,霍裕平出生于北京,籍贯湖北黄冈。

1959年9月,霍裕平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1975年4月,霍裕平调入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

1978年,霍裕平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1979年9月,霍裕平前往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至1980年8月)。

1981年10月,霍裕平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至1983年10月)。

1983年5月,霍裕平担任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院长兼党组书记。

同年10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至1995年12月)。

1993年11月,霍裕平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6年3月,霍裕平调入郑州大学工作,之后领导建立了材料物理实验室和离子束生物工程实验室,并先后担任光学、等离子体物理和实验物理三个学科的博士生导师。

1998年,霍裕平被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

2002年,受国家科技部委托,霍裕平主持了“中国参加ITER计划”的科学技术评估。

2003年,霍裕平被任命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国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参见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26781.html

解思深【】 – 人物百科

胡和生【】 – 人物百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