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山简介
王泽山(1935年9月10日— ),中国火炸药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
1960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本科毕业后,进入炮兵工程学院工作。
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开始山先后在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工作。
1980年担任华东工学院化工系主任。
199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
2017年当选江苏省党的十九大代表。
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名单。
长期工作于含能材料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对含能材料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科研成果。
在火药性能、燃烧、装药设计和理论与实验方法等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
共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80多篇,有20多项发明专利。
2017年3月,王泽山院士(左二)在指导学生
简介
王泽山是中国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是火炸药资源化治理的开拓者,系列原创性技术的发明人,为中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的更新换代做出了杰出贡献。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王泽山院士在对火炸药基础理论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将火药、火炮、弹药、弹道等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了“发射装药理论与技术”学科分支架构,创立了发射装药学。
同时,他深入揭示了火炸药组成、结构、性能的规律,建立了炮、弹、药的构效关系,发展了火炸药理论,出版著作15部。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王泽山院士为了解决环境温度变化对武器性能的影响这一国际共性的技术瓶颈问题,发现了火药燃面、燃速互补原理,建立了温度-燃面补偿系统,对材料、方法、工艺等进行创新与集成,发明了“低温度感度发射装药技术”。
其原理、材料、稳定性及普适性,全面优于国外技术。
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面对制约远程火炮、等模块装药和炮射导弹等武器装备发展的难题,经过20余年努力,建立了“最大膛压低、做功能力高”的弹道。
通过对发射药材料、结构和工艺的发明,攻克了国际上至今无法突破的高膛压、高过载、等模块等技术瓶颈,使中国武器发射装药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沿地位。
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针对废弃火炸药处理的世界性难题,开发了安全、绿色、资源化利用技术,创制出20余种军、民用产品,引领了中国火炸药资源化再利用的研究方向,为国家火炸药储备提供了核心关键技术。
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系列技术发明已经在工程实践中广泛应用,装备于多种武器型号。
军品在十余家军工企业、民品在数十家企业实现了产业化。
他作为中国火炸药领军人物,策划了中国火炸药发展的路线和战略,培养了90多名博士和大批火炸药高层次人才。
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与火炸药企业、研究所紧密结合,开启了火炸药行业协同创新模式,推动了中国进入火炸药世界强国的进程。
王泽山院士品德高尚、治学严谨、为人谦和。
以“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执着与坚韧,求真务实、无私奉献,至今仍以过人精力忘我工作在火炸药研究第一线。
他的精神境界和学术思想影响了几代火炸药科技工作者。
经历
1935年9月10日,王泽山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
1951—1954年,先后就读于吉林市第一中学校、第一高中、第二高中。
1954年8月,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选择了陆军中的火炸药专业,是全班惟一主动选择火炸药专业的学生。
1960年8月,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本科毕业后,进入炮兵工程学院(1984年更名华东工学院,1993年更名南京理工大学)工作,担任火药实验室主任(1960年9月至1962年9月)。
196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9月,在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工作,担任助教(至1980年2月)。
1980年2月,担任华东工学院化工系主任(至1985年5月)。
1985年2月,王泽山担任华东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年,获光华科技基金特等奖。
199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8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含能材料)。
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1年5月30日,被聘任为华北工学院(2004年更名为中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年,王泽山带领团队攻克了新一代武器远射程、高射速等火炸药这一国际军械领域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并于2017年再次站上了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领奖台,被大家称为“三冠王”。
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17年6月23日,创新同行论坛暨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盛典中,获“终身成就奖”。
2017年6月,当选江苏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18年1月8日,获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主要成就
王泽山长期工作于含能材料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对含能材料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科研成果。
在火药性能、燃烧、装药设计和理论与实验方法等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
共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80多篇,有20多项发明专利。
作为学科带头人,其研究成果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均为第一发明人)及其它九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由于在科学研究中的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获光华基金特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王泽山系统地研究了发射药及其装药理论;发明低温感技术,显著地提高了发射效率,使发射威力超过国外同类装备的水平;研究和解决了废火炸药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性处理技术,实现了变废为宝,减少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公害,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明了一种高密度火药装药技术,已推广应用。
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专著11本。
先后获国防专利25件;
由国防工业、中国科学技术、兵器工业等出版社出版“废弃火炸药处理与再利用”、“火药装药设计原理”、“火炸药科学技术”、“含能材料概论”等专著15部。
发表论文100多篇。
培养研究生100多名。
王泽山院士 王泽山 新华社发 年轻时的王泽山 王泽山院士 王泽山院士(右)在实验室。
朱志飞摄 2017年3月10日,王泽山院士在辽阳试验场(朱志飞摄) 王泽山院士在办公室工作 王泽山院士生活照。
图片由南京理工大学提供 王泽山院士工作照 王泽山院士工作照 王泽山院士在检测自动装置系统 朱志飞摄 王泽山院士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朱志飞摄 王泽山院士在实验室 朱志飞摄 王泽山院士在给学生上课 王泽山著作:《低温度感度发射装药》、《火炸药科学技术》王泽山获2017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来源:人民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