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鹤绂简介
卢鹤绂(1914~1997),中国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4年6月7日生于辽宁沈阳。
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
1941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
任中山大学、广西大学等校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兼第一研究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永久会员、理事兼物理学名词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国家科委物理学专业组成员,《原子核物理》副主编,美国物理学会会员,美国希格玛赛科学荣誉会会员等职。
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和核物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30年代以来,发现了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发明了在质谱仪中测定轻同位素丰度比的时间积分法,首次使用此法测定了锂6、锂7丰度比的准确值并被国外采用50余年。
首次试制成低气压约缩辉光放电型纵向提取的硼离子束源并研制出第一座最大型的60度磁聚焦高强度质谱仪。
在国际上首次公开估算铀235原子弹和费米型链式裂变反应堆的临界大小的简易方法及其全部原理,被国际上广泛采用;提出最早期的原子核壳模型并首次提出了核半径新的计算公式。
建立流体的容变粘滞弹性理论并对经典流体力学基本方程作了推广;其后又提出容变粘滞系数定义的合理性及其对3种分子弛豫过程的等效性。
研制出电子收集型核裂变电离室并用其测量了铀核自裂半衰期及裂块在氧化铀层中的射程。
用分子论观点推广了热力学关系并用其推出热弛豫和化学弛豫所致的声吸收公式,扩充了爱因斯坦的化学弛豫学说。
用热力学原理及微观运动方程,研究否定了国外用稳态磁场束缚控制热核反应的可能性的论点。
执教50余年,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
发表《关于原子弹的物理学》等研究论文数十篇,并有专译著1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