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人物 张君劢【中国政治家、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中华民国宪法之父。】 – 人物百科

张君劢【中国政治家、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中华民国宪法之父。】 – 人物百科

张君劢简介

张君劢(1887年1月18日-1969年2月23日),原名嘉森,字士林,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笔名君房,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宝山区)人。中国政治家、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中华民国宪法之父。

张君劢主要经历:

1887年1月18日,张君劢出生于江苏嘉定县一个儒医兼商人的家庭。6岁私塾启蒙,从小读书用功,悟性过人,特用功于朱熹的《近思录》,这滋养了他温和虔敬的性情,也培育了他一生“尊德性”的信念。可能因为家道中落的原因,12岁时,张君劢奉母命考入上海江南制造局广方言馆接受教育(当时风气未开,社会还以科举为正途,一般家庭不会送孩子上这种学校)。

1902年,张君劢15岁,在宝山县乡试,应试策论,对此驾轻就熟的他轻松地就中了秀才。次年,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马良(相伯)在上海创办震旦学院,当时刚从美国返回日本的梁启超不但将震旦学院的招生启事登在了他主持的《新民丛报》上,还特别在同期撰写《祝震旦学院之前途》一文,文中有“中国之有学术自震旦学院始”。看到这篇文章的张君劢深受刺激,于是不惜重金进入了这个学院,修拉丁文。然而半年以后,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1904年,17岁的张君劢考入南京高等学校,但学习不及一年,由于他在上海参加了当时抗议俄国非法侵占中国东北的义勇队,最终被勒令退学,而不得不由友人介绍赴湖南任教于中学。

1906年,上海宝山选派8人赴日本留学,张君劢和他的弟弟张公权(嘉璈为近代中国极为著名的金融家)双双入选。这年秋天,他考入早稻田大学经济科。

1910年,张君劢毕业,获政治学学士学位,启程回国。不久,他参加了学部考试,取得殿试资格,次年经殿试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成为中国末代翰林。

1913年取道俄国赴德入柏林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

1913年1月在梁启超安排下,他以《宪法新闻社》通讯员的身份,取道俄国,赴德国采访考察。3月入柏林大学专攻政治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二次革命中,他支持袁世凯。

1915年底,他应梁启超召唤回国,任上海《时事新报》总编、浙江交涉署长。护国战争后,支持皖系的段祺瑞。他跟随梁启超,力主与德宣战。

1917年3月13日国务院新设临时国际政务评议会,他任书记长。

1917年7月张勋复辟结束后,他任直系冯国璋总统府秘书长,遭到皖系嫌恶,结退出政府。

1923年2月在清华大学做了题为“人生观”的讲演,引发科玄论战的争论。

1925年国立自治学院改为“国立政治大学”(闻一多曾在此校任训导长)。

1926年与李璜合办《新路》杂志。

1927年国立政治大学被中国国民党勒令停办。

1931年9月,,赴北平燕京大学执教。10月在北平发起组织“再生社”。

1932年4月16日北平秘密组织中国国家社会党,他任中央总务委员兼总秘书,5月机关报《再生》月刊秘密创刊。国家社会党标榜“国家社会主义”,主张“绝对的爱国主义”、“渐进的社会主义”、“修正民主政治”,否定阶级观念和暴力革命。

1933年(民国22年)4月,国家社会党第1次代表大会召开,他当选中央总务委员会总秘书。他继续反蒋介石的活动,得到山西省的阎锡山支援,福建事变爆发后他参加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此后他到广东省,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因所谓“反动的思想”而遭到学生反对,半年后被迫辞任。

1935年(民国24年)在学海书院任学长(院长张东荪)。他还在中国香港创《宇宙》周刊。翌年夏,陈发动反蒋起义失败,从此失势,学海书院遂关闭。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参加了蒋介石举办的庐山谈话会、国防参议会,调整了自己的反蒋路线。

1938年(民国27年)4月,中国国家社会党正式成为公开政党。

1938年他被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1939年(民国28年)9月,他任国民参政会宪政期成会委员。

1940年,合办民族文化学院,任院长。

1941年他与黄炎培等人将统一建国同志会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他任常务委员。

1944年(民国33年)9月,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他继续任常务委员。

1945年4月,他代表中国出席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任联合国宪章大会组委员,于1946年4月至6月,代表中国签署联合国宪章。

1946年1月,他作为民盟代表出席政治协商会议。11月该党参加制宪国民大会,12月民盟决议开除该党出盟,12月24日通知该党,12月25日该党宣布退出民盟。他主导起草《中华民国宪法》,使孙中山构思的五权宪法确立为倾向内阁制的五院制,制约总统的权力,并参与以中国国民党成员为多数的政府组织工作。张君劢与中共人士关系良好;

1946年,他59岁生日时,周恩来送过他一块“民主之寿”的寿匾。但是他反对中国实行共产主义,且不满蒋中正未遵守《中华民国宪法》。

1947年1月20日下午5时,蒋介石邀请中国民主社会党张君劢至官邸谈话,表示公开政权。3月5日,蒋约见中国民主社会党张君劢、徐傅霖及青年党左舜生、余家菊等人,谈改组政府问题。3月8日,民社党北方代表梁秋水、胡海门电张君劢反对全面参加政府。

1948年12月25日,中共方面宣布头等战犯名单,第一批43人。张君劢被新华社名列第43名。

1949年1月7日,上海各报刊出民社党主席张君劢谈话,认为和谈成败关键在是否恢复讨论政治问题之自由,政府过去和谈时,禁止自由讨论,使人民无法达成非军事方式之解决。4月3日,张君劢在南京支持李宗仁谋和,但对蒋很不满;如果和谈失败,他将远走海外,为文批判共党,因为这在中国不可能。11月,张君劢经由中国澳门赴印度。此后他在德里大学和加尔各答大学任教。

1951年12月,他离开印度赴美国。

1955年,他到斯坦福大学从事中国共产党政治研究。此后他遍访世界各国,讲演孔孟学说和反共思想。

1958年,由张君劢参与编辑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在《民主评论》上发表。由于民社党迁往中国台湾后无法充分整合共识,又受到中国国民党实施一党专政的压迫,最后张君劢曾经于1962年出面号召党内团结,但无功而返。

1969年2月23日下午6时40分,他在美国旧金山病逝。

张君劢提倡复兴儒学,于学术与政治之间均有建树,在中国政治史和文化学史方面,他都是重要人物。于儒学哲学化方向犹有不凡成果,影响中国甚巨。

张君劢主要作品:

《立国之道》

《新儒家思想史》

《义理学十讲纲要》

《明日之中国文化》

《儒家哲学之复兴》

《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驳论》

《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

《中国专制君主政治之评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他的大部分儒学著作,以《张君劢儒学著作集》丛书的形式出版。

张君劢社会荣誉:

中国政治家、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近现代学者,早期新儒家的代表之一。曾留学日本、德国,学习政治经济与哲学。回国后,推崇唯心主义哲学,被称为“玄学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30877.html

余英时【当代华人世界历史学家、汉学家】 – 人物百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