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人物 孙士鋐【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 – 人物百科

孙士鋐【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 – 人物百科

孙士鋐简介

孙士鋐

孙士鋐,男,1948年生,浙江桐乡人。就读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与数学力学系。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学管理研究委员会、地震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及地震科普委员会委员,国家地震局世界大震考察专家组成员等。

孙士鋐资料

出生日期:1948年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桐乡

籍贯:浙江桐乡

中文名:孙士鋐

生平

孙士鋐

自1986年起先后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六室(主持工作)、十室、一室、软科学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首席预报员等职。曾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学管理研究委员会、地震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及地震科普委员会委员,国家地震局世界大震考察专家组成员等。

荣誉与成就

曾参加了中国地震局“七五”项目,主持了中国地震局“八五”一级课题和“九五”一级课题,主持了中国地震局软科学专项,“十五”承担了多项科学技术部基础性研究专项。

荣获过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2次,所、省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4次,受北京市表彰1次、国家地震局表彰2次、评为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先进工作者1次。共发表著作、论文及重要技术报告80余篇。

成就

地震预报研究

先后主持或参加了新疆乌恰地震、西藏拉萨地震、宁夏灵武地震、山西大同地震、河北唐山地震及印度齐拉里地震等20多次地震现场考察研究工作,为中国地震现场震情研究工作基本方法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参与成功地预报了1976年11月15日天津宁河6.9级地震、1985年9月12日新疆乌恰6.6级地震及1990年亚运会期间北京昌平4.0级地震的临震预报。为唐山7.8级地震后实施快速抢救压埋人员,为保障北京密云水库的安全,震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及安定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分别受北京市政府与中国地震局的表彰、奖励。

中国的地震预报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主要的成就体现在1980年代系统地形成了地震前兆研究中的“场兆、源兆、外动力”学说。孙士鋐参于了这一学说的形成。1980年代,他在主持“首都圈半年至几年尺度强震发生危险地点的预测研究”时,提出了地震前兆观测中存在“场兆与源兆”问题,并在构建“首都圈强震危险区预测与跟踪系统”的总体结构中,充分的体现了这一学说。该学说,对推进地震预报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机技术应用

1984年研制的计算机测定地震时空参数方法,利用地震波理论走时与设定的参考点走时的残差公式,原创了只用P波到时的最小残差测定震中方法。该方法使中国的全球大震定位,由原来的2小时以上缩短为几分钟,为政府对破坏性地震的快速反应赢得了时间。几十年来,该方法在减轻地震人员伤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985年又成功地研制了地震活动性图像的计算机识别,原创了利用坐标变换求解图像,在图像识别的定量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策性研究

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震减灾基本术语》的制定。主持了国务院发布的《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的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地震与地震前兆测项分类与代码》的制定与《地震行业标准体系表》的修订等工作。1995年发表的《从减灾角度谈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一文中,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应以连续渐变为主导与尽力避免出现跳跃式突变”的发展模式,它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关注。为国家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人物语录

孙士鋐说: “灾害是具有链条伴生效应的,有学者分析,唐山地震前,台风路径因地震发生改变,缅甸飓风的路径在地震前也发生突然改变,包括地震之前淮河流域水流改变。这些灾害现象,有专家认为与汶川地震具有一定联系。” —— (2008年5月14日)

孙士鋐说:“未来持续发生五六级或6级以上的余震会较多,并且完全可能。” —— (2008年5月14日)

孙士鋐说:“包括海地地震,尽管造成了27万人的死亡,但是海地地震的能量不大,它只是7.3级地震,和1960年的智利地震比起来差得很远,1960年5月21号的智利地震,总共发生了6次7级以上的地震,那时候的强度相当于海地地震的108个。所以现还不能说进入这个状态。…… 但是现在要说它(地震)是不是比以往的百年活动水平高,这个说法现在还不成立,还要再继续做工作。”——2010年2月25日

孙士鋐说:“目前全球的地震活动确实是比较频繁,尤其是灾害性地震比较显著,这种8.5级以上地震这么频发,确实是很少见,那么尤其是这些地震现在是在较大的范围内,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东半球西半球,印度洋板块欧亚地震带这块活动水平也是很高,所以,从强度上,8.5级以上地震频发,从空间上,地震分布广,我个人认为现在这个迹象已经比较明朗,全球地震活动应该关注频发、增强的这种态势,所以,我个人认为,全球地震活动出现一个明显增强的态势,也就是说有可能要进入地震活动活跃时代。”——2010 年2月28日

孙士鋐:全球并没有进入地震活跃期 ——2010年2月25日

孙士鋐:全球可能要进入地震活动活跃时代 ——2010年2月28日

矛盾观点

全球并没有进入地震活跃期

2010年2月25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在做客人民网科技频道“美丽的科学”访谈节目时指出,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的说法不成立。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介绍,从“1900年以来的全国七级以上地震的分布图”来看,地震活动水平提高主要发生在1960年后,但近40年来世界上八级地震明显减少。2004年和2005年印尼发生了8.7级、8.5级地震,从MT图上来看似乎确实有强度上升的态势。“但是现在要说它是不是比以往的百年活动水平高,这个说法现在还不成立,还要再继续做工作。”孙士鋐说。

孙士鋐介绍,每年全球大约发生7级以上地震是19次,其中7.7级以上两次,6级以上的地震有100多次,这个地震活动的强度和水平总体上来说和以往的百年没有很大的区别。这两年在前40年的基础上是有所抬升。

孙士鋐同时提出,从2004年开始,全球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岸区域,印度洋和太平洋交界包括从印尼到缅甸、中国一带地震活动水平明显加强。孙士鋐认为,喜马拉雅动力源主要来自于印度北部的推进,这一个地区的活动水平的增强对中国西部的地震活动会有所影响,这一地震活动特点值得地震科研工作者关注。

全球可能要进入地震活动活跃时代

2010年继海地1月13号发生强烈地震后,当地时间2月27日凌晨3时34分(北京时间14时34分)在智利(南纬35.8,西经72.7)发生里氏8.8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20公里的马乌莱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约60公里。截至目前,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22人。地震引发的海啸已在智利南部岛屿造成严重破坏,海啸预警范围已扩大至整个中美洲以及太平洋国家和地区。

2010年2月27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孙士鋐研究员。

海地和智利这两个国家的地震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带的东段,从2004年后,太平洋地震带主要是在西海岸发生地震,东段已经平静了6年时间,对于这次地震的原因,孙士鋐分析认为,这次地震之所以这么大是由于太平洋东岸聚集了大量的能量所致。孙士鋐说:“这两次地震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带的东段,一个(海地)是太平洋地震带的中段,一个(智利)是发生在太平洋地震带的东南端,在这两个地震发生前,太平洋地震带东段多年没有发生过地震,也就是2004年以来,太平洋地震带主要是在西海岸发生地震,就是跟印度洋交界的地方,(东段)已经平静了6年时间,这次发生是在这个平静的背景下产生出来了。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太平洋东岸聚集了大量的能量,所以这次地震也比较大。”

虽然科学家对于地震的基理还不是很清楚,有的认为是断层说、有的认为是板块的动力作用、也有的认为是地幔的对流造成的,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地震,孙士鋐研究员认为,这次智利地震和海地地震是有关联的,而且在未来几年里,太平洋地震带东段还有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孙士鋐说:“这两个地震从大的范围来说是应该有联系,尤其是大地震,它的活动空间是很大的,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两个地震是有关联性的。举个例子,从2001年开始,印度洋版块的地震很活跃,2001年1月26号,在印度的古吉拉特邦发生里氏7.8级地震,(同年)11月份昆仑山口西,也就是我们国家的青藏可可西里发生8.1级地震,之后,2003年印度洋又发生7.7级地震,这次地震发生在印度洋的海岭(海底山脉),一般来说,很少发生地震的地方。紧跟着,2004年11月26号,就是很著名的印尼8.7级大地震,包括第二年的8.5级地震,2005年的南亚巴基斯坦7.8级地震,这么一组地震,应该说是有关联的,所以我个人觉得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是有关联的。我个人觉得那个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东段)还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发生7级以上地震。”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连续发生一些造成巨大灾难的大地震,最典型的就是2004年印尼的8.7级地震,2008年5月汶川8.0级地震,前不久的海地7.3级地震,这些地震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针对地震活动出现明显增强的态势,孙士鋐个人认为全球可能要进入地震活动活跃的时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38387.html

欢子【中国流行男歌手、演员、词曲创作人、音乐人】 – 人物百科

中村步加【日本模特、偶像,NGT48第1期生、研究生】 – 人物百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