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人物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瑞士精神病学家】 – 人物百科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瑞士精神病学家】 – 人物百科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简介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学家。

1875年7月26日生于图尔高州,1961年6月6日卒于苏黎世。

1895年入巴塞尔大学学习,190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1902年获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05年任苏黎世大学精神病学讲师。

后退职,自己开业。

S.弗洛伊德的《梦的释义》于1900年出版后,荣格读了很感兴趣,1906年与弗洛伊德通信,1907年去维也纳会晤弗洛伊德,参加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运动。

他受到弗洛伊德的重视,被考虑作为其继承人。

1911年,他们共同创立了一个国际精神分析学会,荣格被推为第1任主席。

1912年荣格发表了《里比多的变化与象征》,与弗洛伊德产生了分歧,主要分歧在于对里比多的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完全是性的潜力,荣格则认为它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表现于生长和生殖,也表现于其他活动。

1913年在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中,荣格和弗洛伊德意见分歧进一步加剧,弗洛伊德宣称荣格不再是精神分析学者,1914年荣格离开了弗洛伊德创立了分析心理学。

在20年代后,荣格因开始研究种族潜意识的性质与现象,提出“集体潜意识”的概念。

1932年在苏黎世的联邦综合技术大学任教授,1942年因体力衰退辞职。

1944年他又回到巴塞尔大学任医学心理学教授。

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都曾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在人格结构问题上,荣格把人格分成三个层次,即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而集体潜意识又称原始隐象,类似于弗洛伊德的本我。

荣格的人格类型学说把人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这是根据他的里比多学说来的,里比多向外冲的,就是外倾者;向内冲的,就是内倾者。

他也认为,一个纯粹属于内倾或外倾的人是没有的,只有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某种情境的影响而使一种倾向占优势。

他又结合某些基本的心理功能,划分出8种功能类型,即: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和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

荣格所提出的一些新颖的概念和理论,确有不少是有价值的论述。

然而实际上他的人格结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三部人格结构”并无本质差别。

荣格的主要著作有:《无意识过程心理学》(1917)、《心理类型》(1923,英译本)、《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1958)和《记忆、梦、思考》(1962)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39271.html

埃德温·加里格斯·波林【美国心理学家、心理学史家】 – 人物百科

格奥尔格·埃利亚斯·缪勒【德国心理学家】 – 人物百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