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马斯洛【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 人物百科

亚伯拉罕·马斯洛【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 人物百科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1908年4月1日生于纽约,1970年6月8日卒于马萨诸塞州的沃尔瑟姆市,1934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并任讲师,1935年去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51年任布兰代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进行研究,于50年代中期召开“人类价值新知识”讨论会,影响甚大;于60年代初建立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该学会后来归并为美国心理学会第32分会

维果茨基【苏联心理学家】 – 人物百科

维果茨基【苏联心理学家】 – 人物百科

维果茨基(Лев Семёнович Выготский ;1896~1934),苏联心理学家,1917年同时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历史哲学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开始在戈梅利做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1924年到莫斯科,先后在心理研究所、Н.К.克鲁普斯卡娅共产主义教育学院和第二莫斯科大学任职,

阿尔伯特·班杜拉【美国心理学家】 – 人物百科

阿尔伯特·班杜拉【美国心理学家】 – 人物百科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2021),美国心理学家,1925年12月4日生于加拿大的曼达尔镇,1949年毕业于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后入美国艾奥瓦大学师从K.W.斯彭斯研究学习理论,1952年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1953年到斯坦福大学任教,早期主要研究心理治疗问题,1958年以后与他的博士研究生R.H.沃尔特斯合作研究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以后又致力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建树,强调认知过程、代替性强化和自我调节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区别于其他行为主义者的相互作用论,

卡尔·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 – 人物百科

卡尔·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 – 人物百科

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 ;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生于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卒于加州拉霍山,先后在威斯康星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28年获硕士学位,193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0年到俄亥俄州立大学、1945年到芝加哥大学、1957年到威斯康星大学任教,1962~1963年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以后又到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职,1946~1947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49~1950年任美国临床和变态心理学会主席,还担任过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第一

皮埃尔·珍妮特【法国变态心理学家】 – 人物百科

皮埃尔·珍妮特【法国变态心理学家】 – 人物百科

皮埃尔·珍妮特(Pierre-Marie-Félix Janet ;1859~1947),法国变态心理学家,1859年5月30日生于巴黎,1947年2月24日卒于巴黎,1889年以《精神的不自主运动》的论文在巴黎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893年又获医学博士学位,1890年被J.-M.夏尔科任命为巴黎萨尔柏屈里哀精神病院心理实验室主任,经过大量有关歇斯底里临床病例的系统整理,于1892年出版其名著《歇斯底里的心理状态》,1895年起在索邦大学讲授实验心理学课程,1902年接受法兰西学院院士席位,1904年与G

梅钦斯卡娅【苏联心理学家】 – 人物百科

梅钦斯卡娅(Наталия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Менчинская;1905—1984),苏联心理学家,1905年出生于雅尔塔一个医生家庭,她在克里米亚师范学院毕业后,1927年入第二莫斯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生班,完成了副博士论文,1930年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工业师范学院任教,从1932年起,她在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员、学术秘书、实验室主任、副所长等,1945年加入苏联 ,1952年获博士学位,1955年、1968年曾先后被选为俄罗斯联邦和苏联教育科学院的通讯院士,多年

孙本文【中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 – 人物百科

孙本文(1891~1979),中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号时哲,江苏吴江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1~1926年留学美国,获纽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6~1928年在复旦大学讲授社会学,1929~1949年任中央大学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1928年发起成立“东南社会学会”,1930年发起成立中国社会学社,任正理事并主编《社会学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长期在南京大学地理系、哲学系任教,曾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南京市经济学会理事、副会长等职,1979年2月21日逝世,孙本文深受美国

爱德华·李·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实验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 人物百科

爱德华·李·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实验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 人物百科

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实验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874年8月31日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威廉斯堡,1949年8月9日卒于纽约州的蒙特罗斯,1895年到哈佛大学学习,后开始作动物心理实验,得到W.詹姆斯的支持;189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J.M.卡特尔指导下发表博士论文“动物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获博士学位,1899年任哥伦比亚教育学院教师,1903年升任教授直至1940年退休,他首创迷笼实验,

奥斯瓦尔德·屈尔佩【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 – 人物百科

奥斯瓦尔德·屈尔佩【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 – 人物百科

奥斯瓦尔德·屈尔佩(Oswald Külpe ;1862~1915),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生于库尔兰的坎道,卒于慕尼黑,先在柯尼斯堡大学,1881年转入莱比锡大学学习历史,在W.冯特的影响下转向哲学和实验心理学,188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在莱比锡大学心理学实验室冯特的指导下,作为助手和讲师进行研究工作,1893年出版《心理学纲要》,把心理学定义为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事实的科学,同年升任莱比锡大学额外教授,1894年任维尔茨堡(符兹堡)大学教授,并创办心理学实验室,不久这个实验室就变得几乎像莱比锡大学实

彼得罗夫斯基【前苏联心理学家】 – 人物百科

彼得罗夫斯基(Αртур Βладимирович Πетровсκий ;1924~ ),前苏联心理学家,1947年毕业于莫斯科波将金师范学院,1965年获心理学博士学位,1952~1968年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和波将金师范学院心理学教研室主任,1968年和1971年先后被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和院士,1976~1979年担任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1956年曾来中国,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讲授普通心理学,彼得罗夫斯基对心理学史、个性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都较有研究,主要著作有:《心理学漫谈》(196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