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治纲简介
洪治纲,安徽人,著名评论家,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现任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委员,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浙江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任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
洪治纲资料
国籍:中国民族
籍贯:安徽出生信息
母校:浙江大学代表作品
职业:文学评论家、教授
个人信息
洪治纲,男,1984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研究生,后获硕士学位,曾先后在杭州学军中学、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期间在浙江大学中文系攻读在职博士,2005年获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刊物发表论文及评论300余万字,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出版有《守望先锋》、《余华评传》、《无边的迁徙》、《永远的质疑》、《中国新时期作家代际差别研究》、《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等个人专著十余部,以及《国学大师经典文存》、《最新争议小说选》、《年度中国短篇小说选》等个人编著三十余部。
学习经历
1984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
1988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8年考入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研究生,后获硕士学位,曾先后在杭州学军中学、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期间在浙江大学中文系攻读在职博士
2005年获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1~2005 浙江省作家协会文学院,创研室主任。
2006年调入广州,为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并入选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2年,洪治纲加盟杭州师范大学。
2013年5月担选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研究方向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国当代小说
人才称号
1.2005年12月入选浙江省第一批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
2.2008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3.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4.2014年入选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学术兼职
1.中国小说学会 副会长
2.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
3.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 委员
荣誉与奖励
1.《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新移民文学》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15年)。
2.《中国新时期作家代际差别研究》获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
3.《新时期作家代际差别与审美选择》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
4.《困顿中的挣扎——贾平凹论》获第四届全国鲁迅文学奖(2007年)。
5.全国首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2000年)。
6.《审美的哗变》获浙江省 颁发“第四届鲁迅文艺奖·优秀成果奖”(2002年)。
7.《陷阱中的写作》获《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度优秀评论奖(2003年)。
8.《想象的溃败与重铸》获《南方文坛》2003年度优秀论文奖(2004年)。
9.《“心魂”之思与想象之舞》获《南方文坛》2007年度优秀论文奖(2008年)。
10.获首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2008年)。
11.《世俗生活的张扬与理想主义的衰微》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度优秀论文奖(2012年)。
12.《先锋文学与形式主义的迷障》获《南方文坛》2015年度优秀论文奖(2015年)。
13.《论新世纪文学的“同质化”倾向》获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7年)。
主要著作
1.《审美的哗变》(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
2.《整合与阐释》(作家出版社1999年5月)
3.《永远的质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9月)
4.《无边的迁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
5.《余华评传》(作家出版社2017年1月)
6.《守望先锋——兼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7.《零度疼痛》(花城出版社2003年4月)
8.《清平乐》(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9月)
9.《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6月)
10.《主体性的弥散》(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0月)
11.《心灵的见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12.《1992—2012多元文学的律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
13.《邀约与重构》(作家出版社2012年1月)
14.《中国新时期作家代际差别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11月)
15.《偏见之辞》(作家出版社2017年7月)
16.《文学批评教程》(教材,第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17.《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十五讲》(教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
主要论文
1.《中国当代文学视域中的新移民文学》,《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2.《新时期作家的代际差别与审美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3.《论日常生活诗学的建构》,《文学评论》2018年第4期。
4.《论非虚构写作》,《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
5.《传统文化人格的凭吊与重塑——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
6.《解构者·乐观者·见证者——论余华中的李光头形象》,《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7.《代际视野中的“70后”作家群》,《文学评论》2011年第4期。
8.《论苏童短篇小说的“中和之美”》,《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
9.《多重文体的融会与整合》,《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10.《缝隙中的呓语——20世纪70年代出生女作家群的当代都市书写》,《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11.《无边的迁徙》,《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12.《刍议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构》,《新华文摘》2019年第5期。
13.《论新世纪文学的“同质化”倾向》,《新华文摘》2016年第11期。
14.《启蒙意识与先锋文学的遗产》,《新华文摘》2016年第5期。
15.《挥之不去的隐忧——2014年短篇小说评述》,《新华文摘》2015年第9期。
16.《底层叙事与苦难焦虑症》,《新华文摘》2008年第2期。
17.《余华小说散论》,《小说评论》1990年第3期。
18.《另一种真实——余华小说论》,《百家》1990年第1期。
19.《美文的绿洲》,《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1期。
20.《新历史小说论》,《浙江师范大学报》1991年第4期。
21.《价值:在回眸之中》,《小说评论》1991年第4期。
22.《历史的认同与超越》,《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5期。
23.《故事:小说叙述的意义符号》,《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1期。
24.《英雄的光芒》,《小说评论》1992年第2期。
25.《论新时期小说主题的变异》,《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26.《梦态抒情:从张承志到肖亦农》,《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6期。
27.《重塑心灵的丰碑》,《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6期。
28.《人格:诗歌的终极价值与生命》,《艺术广角》1992年第6期。
29.《穿越历史的长廊》,《莽原》1993年第3期。
30.《生命末日的体验》,《文艺评论》1993年第4期。
31.《世俗文化的深度》,《中国图书评论》1993年第5期。
32.《追踪神秘》,《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6期。
33.《论小说中的地域风情》,《山花》1994年第5期。
34.《大于生命的赌注》,《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6期。
35.《王彪:直面苦难的拯救》,《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3期。
36.《灵魂的跋涉与迁徙》,《当代文坛》1995年第3期。
37.《失位的悲哀:面对九十年代的先锋文学》,《山花》1995年第12期。
38.《逼视与守望》,《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2期。
39.《先锋精神的重铸与还原》,《小说评论》1996年第2期。
40.《丧失否定的代价》,《文艺评论》1996年第2期。
41.《乌托邦的背离与写实的困顿》,《文艺评论》1996年第3期。
42.《欲望的舞蹈》,《文艺评论》1996年第4期。
43.《寻找新的市民文化生存形态》,《当代文坛》1996年第5期。
44.《历史与文化的双重寓言》,《当代文坛》1996年第6期。
45.《世俗欲望的挣扎与迷失》,《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6期。
46.《叙事的挣扎》,《文艺评论》1996年第6期。
47.《隐喻的力量》,《南方文坛》1997年第3期。
48.《现实叙事与拒绝理想的无定性》,《山花》1997年第6期。
49.《缱绻与决绝》,《南方文坛》1998年第2期。
50.《苦难记忆的现时回访》,《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3期。
51.《旷野中的嚎叫》,《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5-6期。
52.《灵魂的放逐与失位》,《南方文坛》1998年第6期。
53.《权威的倾斜——对历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的回巡与思考》,《小说家》1999年第1期。
54.《回眸:灿烂与忧伤——对历届全国中篇小说奖的回巡与思考》,《小说家》1999年第2期。
55.《宿命的体恤——鬼子小说论》,《南方文坛》1999年第4期。
56.《无边的质疑——关于历届茅盾文学奖的22个设问和一个设想》,《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5期。
57.《先锋文学聚焦系列专栏》六篇,《小说评论》2000年第1—6期。
58.《绝望的诗歌》,《南方文坛》2000年第5期。
59.《与欲望对视》,《南方文坛》2000年第6期。
60.《穿越世纪的回巡与审视》,《南方文坛》2000年第6期。
61.《打开生命的另一扇门》,《南方文坛》2000年第3期。
62.《先锋文学聚焦专栏》六篇,《小说评论》2001年第1—6期。
63.《历史中的内心活动》,《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2期。
64.《叙事的还原》,《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4期。
65.《艺术的再度重构与智性的深层发掘》,《南方文坛》2001年第3期。
66.《刑场背后的历史》,《南方文坛》2001年第6期。
67.《先锋文学聚焦六篇》,《小说评论》2002年第1—6期。
68.《欲望时代的都市冒险》,《南方文坛》2002年第1期。
69.《历史际遇与个人命运》,《南方文坛》2002年第2期。
70.《先锋:自由的迷津》,《花城》2002年第5期。
71.《信念的旅程》,《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72.《生存的反诘与意义的探寻》,《钟山》2002年第5期。
73.《知识分子的另一种书写》,《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6期。
74.《陷阱中的写作》,《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6期。
75.《文人角色的回巡与思考》,《南方文坛》2003年第2期。
76.《话语变革与历史祛魅的内在真相》,《南方文坛》2003年第2期。
77.《文化悖论中的黑客》,《东疆学刊》2003年第2期。
78.《重返批评的苛求之路》,《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4期。
79.《具象:秘密交流或永恒的悖论》,《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
80.《让心灵在时间之外获得延伸》,《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
81.《感伤的救赎》,《南方文坛》2003年第4期。
82.《黑客:刀锋上的行走》,《花城》2003年第4期。
83.《想象的溃败与重铸》,《南方文坛》2003年第5期。
84.《智性的叙事与内敛的表达》,《南方文坛》2004年第1期。
85.《从结束的地方开始》,《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1期。
86.《2003:中国作家的日常生活与写作行为》,《长城》2004年第1期。
87.《短篇是一种技巧的运动》,《上海文学》2004年第2期。
88.《悲悯的力量——论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及其精神走向》,《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6期。
89.《幽暗深处的历史回响》,《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6期。
90.《小说的全面探索与再度开拓》,《小说评论》2005年第2期。
91.《谎言是何等的楚楚动人》,《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92.《成长的挽歌》,《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93.《先锋文学:概念的源起与文化的流变》,《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4期。
94.《现代性的追问与当代先锋的崛起》,《南方文坛》2005年第4期。
95.《苦难背后的温暖——刘玉栋小说论》,《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96.《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主潮》,《小说评论》2005年第5—6期。
97.《文学信念与作家的知识分子承担》,《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98.《1976:特殊历史中的乡村挽歌》,《南方文坛》2005年第6期。
99.《想象、细节与说服力》,《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2期。
100.《在裂变中裂变——论余华的长篇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4期。
101.《“史诗”信念与民族文化的深层传达——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102.《回到现实,回到存在——关于长篇小说的对话》(与余华对话),《南方文坛》2006年第 3期。
103.《没有大事情,只有大手笔——2005年中国短篇小说巡礼》,《小说评论》2006年第2期。
104.《文学“瓶颈”与精神“窄门”——漫谈60年代出生作家及其长篇小说创作》(对话),《上海文学》2006年第3期。
105.《在隐秘的女性空间里游走——潘向黎小说论》,《山花》2006年第5期。
106.《困顿中的挣扎——贾平凹论》,《钟山》2006年第4期。
107.《魏晋风度与“鱼道主义”》,《当代文坛》2006年第5期。
108.《人性的勘探与诗意的表达——论艾伟的小说创作》,《当代文坛》2007年第1期。
109.《唤醒生命的灵性与艺术的智性——2006年短篇小说创作巡礼》,《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110.《民族精魂的现代思考——重读》,《南方文坛》2007年第2期。
111.《主体性的弥散——对九十年代文学的一种反思》,《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2期。
112.《傲慢、奴性及其他》,《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3期。
113.《知人论艺,以艺察人》,《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2期。
114.《“心魂”之思与想象之舞——史铁生后期小说论》,《南方文坛》2007年第5期。
115.《乡村苦难的极致之旅——阎连科小说论》,《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5期。
116.《底层叙事与苦难焦虑症》,《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117.《在黑色幽默中打开隐秘的生活——陈锟小说论》,《文学界》2007年第12期。
118.《短篇小说,或一些问题》,《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5期。
119.《虚构中的另一种生活——2007年的小说阅读札记》,《青年文学》2008年第1期。
120.《承纳与救赎——评长篇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1期。
121.《思维惯性的滑行与超越——2007年短篇小说巡礼》,《小说评论》2008年第1期。
122.《先锋文学的发展与作家主体性的重塑》,《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3期。
123.《形式·成长·语言——论林白的》,《南方文坛》2008年第3期。
124.《“游走”的意义——王手小说论》,《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4期。
125.《现实之外,寓言之中——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之一》,《小说评论》2008年第5期。
126.《窥探:解开历史的真相——中国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之一》,《文艺争鸣》2008年第10期。
127.《这个时代的写作与批评》,《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6期。
128.《现代知识分子的沉沦与救赎——论阎连科的长篇小说》,《南方文坛》2008年第6期。
129.《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标本——吴玄小说论》,《小说评论》2008年第6期。
130.《人民性与道德化的文学立场》,《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5期。
131.《范小青论》,《钟山》2008年第6期。
132.《绝望深处的笑声——论余华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33.《乱花渐欲迷人眼——2008年短篇小说创作巡礼》(合著),《小说评论》2009年第1期。
134.《新时期作家的代际差别与审美选择》,《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9年第2期。
135.《走向多维的批评空间》,《南方文坛》2009年第6期。
136.《文学:记忆的邀约与重构》,《文艺争鸣》2010年第1期。
137.《从“寻根”到“审根”——论苏童的和艾伟的》,《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1期。
138.《对抗消极的惯性写作——2009年短篇小说创作巡礼》,《小说评论》2010年第1期。
139.《生态视野与文学史的重估——读吴秀明新著》,《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6期。
140.《增量的文学现场与感性主义的兴起——新世纪十年文学观察之一》,《文艺争鸣》2010年第8期。
141.《现代视野中的文化整合与批评——关于李凤亮的文学批评》,《南方文坛》2010年第5期。
142.《信息时代:文学批评的挑战与选择》,《南方文坛》2010年第6期。
143.《“人场”背后的叩问与思考——论李佩甫的》,《名作欣赏》2010年第9期。
144.《经验的边界》,《文艺争鸣》2011年第1期。
145.《感性生活的彰显与理性意义的建构——2010年短篇小说创作巡礼》,《小说评论》2011年第1期。
146.《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形与变形——读刘再复的新著》,《东吴学术》2011年第2期。
147.《俗世生活的张扬与理想主义的衰微——新世纪文学十年观察之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2期。
148.《从想象停滞的地方出发——读余华的随笔集》,《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4期。
149.《一捧丹砂照心魂——论仡佬族作家肖勤的小说》,《南方文坛》2011年第5期。
150.《短篇小说·生活图谱·代际差异——新世纪文学十年观察之三》,《文艺争鸣》2011年第4期。
151.《重构建设性的文学批评》,《文艺争鸣》2012年第2期。
152《静默的力量——2011年短篇小说创作巡礼》,《小说评论》2012年第1期。
153.《乌托邦的凭吊——论格非长篇小说》,《南方文坛》2012年第2期。
154《集体记忆的重构与现代性的反思——以和为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10期。
155.《灵魂之爱的浪漫与奇幻——评丁捷的长篇小说》,《南方文坛》2012年第6期。
156.《寻找经典的生成路径》,《南方文坛》2012年第6期。
157.《再论新时期作家的代际差别及划分依据》,《当代文坛》2013年第1期。
158.《寻找,是为了见证——论余华的长篇小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11期。
159.《代际差别的凸现与文学的多元化》,《文艺争鸣》2013年第8期。
160.《“亚世界”的建构与短篇小说的叙事》,《小说评论》2013年第2期。
161.《主体意识的回归与文化身份的认同》,《文艺争鸣》2014第3期。
162.《重读经典,在追根溯源中理解未来社会的发展》,《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163.《文学想象与公共生活——2013年短篇小说创作思考》,《小说评论》2014年第2期。
164.《畸形“智慧”的迷恋与书写》,《文艺争鸣》2014年第5期。
165.《点亮心灵深处的灯盏——余一鸣短篇小说论》(合著),《小说评论》2014年第3期。
166.《挥之不去的隐忧——2014年短篇小说评述》,《小说评论》2015年第1期。
167.《启蒙意识与先锋文学的遗产》,《文艺争鸣》2015年第10期。
168.《论莫言小说的混杂性美学追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8期。
169.《有关智障者形象的“傻想”》,《文艺争鸣》2015年第7期。
170.《先锋文学与形式主义的迷障》,《南方文坛》2015年第3期。
171.《短篇小说的“显”与“隐”》,《小说评论》2016年第1期。
172.《文学的意义与意味》,《文艺争鸣》2016年第4期。
173.《 关系与短篇小说的意味》,《小说评论》2017年第1期。
174.《余华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2期。
175.《论文学的不可通约性》,《文艺争鸣》2017年第8期。
176.《内心的张力与魅力》,《小说评论》2018年第1期。
177.《中国当代文论建构的路径》,《文艺争鸣》2018年第4期。
178.《“人”的变迁——新世纪文学四十年观察》,《文艺争鸣》2018年第12期。
179.《谁在劫持我们的灵魂——论》(合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8期。
180.《俗世不俗,日常不常——2018年短篇小说创作述评》,《小说评论》2019年第1期。
……
作品欣赏
《守望先锋》
在中外文学发展史中,先锋文学一直是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尽管人们对先锋文学常常持以这样或那样的 否定性看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对整个世界现代文学的发展,还是对改变中国现实主义一元化的当代文学景观,它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革命性的意义。甚至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一批又一批先锋作家孤独而又执著的实验,世界文学发展到今天会是怎样一种格局;同样也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一部又一部具有鲜明独创品格的作品,中外文学流传到今天又会是怎样一种形态。文学之所以呈现出当今这样丰富复杂、多元共存的审美格局,并产生了一批又一批足以经受历史检阅的经典性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离不开无数先锋作家在不断反叛传统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艰辛探索。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怀疑、忽略甚至被否定之后,先锋作家们依然顽强地坚守文学作为自我内心真实表达的需要,冲破一个又一个被视为艺术铁律的传统规范,在探求种种新的审美价值与形式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地将艺术引向更为自由、更为深邃的审美空间。
作家点评
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风雨人生的呵护。它所折射出来的,是作家内心里罕见的旷达之情。和大多数作家一样,钱国丹的小说也离不开对底层苦难的直接表达,离不开对历史和现实重压之下的生存境域的执着探究。大到家仇国恨,民族灾难,小到家法族规,以至痴男怨女,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细腻地展现在她的笔端。
——选自洪治纲《让苦难凸现出人性的光泽——钱国丹小说简评》
浮躁,泡沫,苍白,粗糙,自恋,虚假,远离经典,逃避疼痛……,尽管也有为数不多的作品的确具有丰沛的审美意蕴,完全属于优秀之列,但对于异常庞大的长篇小说整体而言,它们的存在却势单力薄,永远无法改变长篇的总体创作格局。
——选自洪治纲《陷阱中的写作 ——论近年来的长篇小说创作》
是的,先锋就是自由,就是逃避圭臬。但是,这种自由又决非为所欲为。它不能逃离写作作为人类精神显现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不能逃离文学对人类生命本质及其存在真相的探索目标,更不能逃离以语言的方式重构某种审美理想。先锋文学的自由,是一种创作主体精神上的自由,是在审美形式选择上的自由,是一种怀疑与反抗的自由。
——选自洪治纲《先锋:自由的迷津——论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先锋小说所面临的六大障碍》
文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为了自身梦想的需要——通过这种梦想,解除内心深处的现实焦虑;借助这种梦想,寻找苦难生命的拯救勇气;怀抱这种梦想,踏上充满自由的未来之途。
——选自洪治纲《想象的溃败与重铸 》
莫言的长篇小说《檀香刑》既是一部汪洋恣肆、激情迸射的新历史主义典范之作,又是一部借刑场为舞台、以施刑为高潮的现代寓言体戏剧。它以极度民间化的传奇故事为底色,借助那种看似非常传统的文本结构,充分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非凡的艺术想象力和高超的叙事独创性,张扬了作者长期所崇尚的那种生命内在的强悍美、悲壮美。同时,在这种强悍和悲壮的背后,莫言又以其故事自身的隐喻特质,将小说的审美内涵延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部,并直指极权话语的深层结构,使古老文明掩饰下的国家权力体系和 道德体系再一次受到尖锐的审视。
——选自洪治纲《刑场背后的历史——论〈檀香刑〉》
叶弥的小说充满了一种南方式的叙事情调——从容,悠闲,散淡,轻逸,追求生活外在的优雅质感,并试图以此来掩饰人物内心的焦灼与冲突。但叶弥又无法回避那些生存本质上的疼痛,无法漠视成长记忆中的苦难,无法摆脱物欲现实对诗性理想的消解。
——选自洪治纲《轻逸的叙事与南方的智慧——论叶弥的小说 〉》
戴来是一个具有良好艺术潜质的作家。她不仅能自觉地规避同类作家极度个人化、躯体化的叙事格调,使叙事摆脱了对创作主体自身经验的过度依恋,而且不断地采用一种反女性化的视角,将叙事延伸到相当宽阔的生活领域,去触摸自我经验之外的生存景象及其精神状况。在戴来的小说中,看不到那种被当下青年女作家所普遍采纳的自传式叙事腔调,看不到她对叙事话语不断进行私秘化处理的审美意图,更看不到她对现代都市时尚生活的迷恋式表达以及由此而生的某种优越感。
——选自洪治纲《生存的反诘与意义的探寻——戴来小说论 》
尤凤伟的小说总是潜藏着一种尖锐的疼痛。这种疼痛,看似来自社会生活的外部冲突,实则是源于生命内在的两难对立。它以自我撕裂的方式,不断将人物置于各种 观念、权力欲望以及人格尊严的对抗之中,在保持强劲叙事张力的同时,又凸现出一个个无助而又无奈的人生场景。一方面可以尽情地享受那种由于紧张叙事所带来的阅读快感,另一方面又强烈地感受到那种疼痛自身所拥有的内在力量。
——选自洪治纲《知识分子的另一种书写姿态 》
鬼子是一个有着强烈忧患意识的作家。这种忧患不是来自那些公众社会喧嚣已久的现实矛盾,也不是来自所谓的知识分子在社会角色分配上的心理失衡,而是纯粹地来自民间,来自作家与生俱有的平民化生存记忆。
——选自洪治纲《宿命的体恤—鬼子小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