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江村历史 历史人物 宋任穷【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 – 人物百科

宋任穷【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 – 人物百科

宋任穷简介

宋任穷

宋任穷(汉语拼音:Song Renqiong;英语:Song Renqiong;1909-2005),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原名宋韵琴,曾用名宋绍梧。1909年7月11日生于湖南浏阳乌石垅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幼年读过私塾。1922年考入本县金江高级小学。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员。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农民协会委员长、共青团区特支书记、中共区委委员、县工农义勇军中队党代表。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军到井冈山后,在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1师1团3营任文书,后在袁文才、王佐部任连党代表。1929年1月红4军主力向赣南出击后,随第30团留守井冈山,参加第三次反“会剿”。1930年起任红12军第35师团政治委员、红15军第44师团政治委员、红5军团第38师政治委员、第13师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广昌保卫战中,率第13师坚守阵地17天。1934年入红军大学学习。长征中任红军干部团政治委员,曾与陈赓指挥该团一部抢占皎平渡口,继又抢占通安州,保证了红一方面军主力顺利渡过金沙江,所部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后参加强渡大渡河等战斗。1935年6月起任红军学校特科团政治委员、随营学校政治委员。到陕北后,任红28军政治委员、军长,率部参加东征和西征战役。1937年初任援西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政治部副主任,随部赴晋东南抗日前线对日军作战。1938年3月率骑兵团到冀南,任东进纵队政治委员,参加创建以南宫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同年8月起任冀南行政公署副主任,冀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兼冀南行署主任和中共冀南区委书记。重视调动人民群众的抗战积极性,探索在平原地开展游击战的方法,领导军民挖沟破路,坚壁清野,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和“治安强化运动”;同时组织指挥冀南等地军民进行反摩擦斗争,于1940年对国民党顽固派石友三部发起3次讨伐战役。1942年起领导军民进行生产自救,战胜旱、涝、虫、雹等历史上罕见的严重自然灾害,度过了抗战期间最艰苦的岁月,巩固和发展了冀南抗日根据地。1944年5月冀南军区与冀鲁豫军区合并后,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代理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平原分局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曾参与指挥东平、阳谷等战役。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组织部部长兼中央局党校副校长。1948年5月任中共中央豫皖苏分局书记兼豫皖苏军区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三副政治委员,参与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组织工作,并先后在豫皖苏、皖北领导开展支前工作。后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南京市委副书记,协助刘伯承组织领导军民迅速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工农业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底赴西南地区,任第4兵团政治委员、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兼云南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副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协助贺龙、邓小平等组织指挥西南军区部队肃清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并参与组织建立民主政权等工作。1955年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副部长。1956年起任国务院第三、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参与原子能事业的创建工作。1960年起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兼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实际上被解除领导职务。1977年恢复工作,任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三中全会增补)、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5、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宋任穷回忆录》。于2005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参见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菊江村历史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ujiangcun.com/renwu/49723.html

周桓【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 – 人物百科

返回顶部